SEARCH
教研之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教研之窗>教师文集

指导学生科学的做事,引导学生正确的做人

发布时间:2013-09-07    【字体:加大  缩小
  指导学生科学的做事,引导学生正确的做人
————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策略略谈
熊梅初
 
做为高等动物的人,要学习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学做事和学做人。幸福的人、成功的人当然是要有较强的做事的能力,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做人的原则。学校教育,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应该同时兼顾指导学生科学的做事,引导学生正确的做人这两个方面,而引导学生正确的做人应该是基础教育更要侧重的方面。学校开设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则是使学校教育能很好地兼顾这两个方面的一个有效载体。本人曾是获湖南省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优秀辅导教师的数学教师,2008年下期服从学校安排,担任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经过4年的探索,自己在如何利用研究性学习课程来指导学生科学的做事,引导学生正确的做人方面有了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将 " 指导学生科学的做事,引导学生正确的做人 " 着为教育目标是教育思想的变革
     先贤说:“古人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现代教学中,教师普遍理解为:老师就是传授自己所教的学科知识,并传授会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答相关的考试题目的能力。很少将自己的教学放在 指导学生科学的做事,引导学生正确的做人的大前提、大背景下来驾驭自己的教学工作;现代教育评价中,普遍以检测学生掌握科学知识的熟练程度和运用知识解答综合问题的能力为主,而忽视了这种解难题的能力对学生科学做事能力提升的积极作用。在新的高中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国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做了一项关于数学应用的调查:“数学在哪些方面有用,比如说在生产上,在科研上,还是在考试上有用”。有超过50%的学生选择数学的作用是用来考试,进行此项调查的专家说:“这是一个很可怕的数字”。由于许多重要的考试要强调区分、甄别作用,因而使考试的难度不断加大,于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难度、老师教学的知识深度也相应的增大,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变得负担很重,教师的教学变得压力很大,而师生的这些付出反而使教育偏离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服务的目标越来越远。有许多学生在这种长时间,高难度,重负担的学习压力下,心理和生理健康受到很大影响,有的出现精神疾病,有的杀害同学,有的杀害父母。我们没有理由仅将其视为特例和个案,我们应该反思:教育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如果教育让绝大多数的学生感到压力很大,且有少部分人痛苦到难以忍受,而这种压力和痛苦的付出,却让人看不到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那一定是我们的方法和思路错了。今年3月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则通过观察中国学生的留学变迁看出了危机,他在3月4号的大会即席发言中说:“二三十年前在国外留学的都是研究生,后来本科生开始留学,现在中国学生很多到国外读中学了,这说明什么?说明老百姓用脚投票,体现了对中国教育的失望。”中国教育最重要的问题,首先应该思考:如何使教育之路,趋同于人才成长之路。其次才是发展规模和层次的控制,教育公平等的问题。
      纵观近、现代社会中,对社会发展做出积极项献的成功人士,他们首先是有做人的崇高理想,同时有做事的科学思路和方法,这种崇高的理想来源于对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祖国和民族未来发展关系的认识;而做事的科学思路和方法来源于对科学知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与解答学科知识难题的能力关系并不大。因此,我们应该弱化高校招生时对高考分数的依赖,而应该强化对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组织领导能力、踏实刻苦精神的引导和培养;强化对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创新意识,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的引导和培养。于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和高考内容,只需要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基本内容和科学原理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的情况,将教学和考试的难度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就会大大降低,再将学生的精力引导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校园社团活动或校园科技活动中来。让学生通过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和做事的方法。这样的教育,就使学生的学习变成了学有意的,学有用的,学感兴趣的。这样就真正使教育既能兼顾学生的个人爱好,又能有利于各类特殊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 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实现 " 导学生科学的做事,引导学生正确的做人 " 教育目标的有效载体
研究性学习是非高考科目,如何对这门课程定位,才能获得学生的重视并积极参与,是首先要认真考虑的问题。课题研究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能力对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极为重要。当今世界,无论是哪种社会,哪种政体的国家,可以说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矛盾无处不在,问题时有发生。如何面对矛盾和问题,处理得当,对当事人和社会的发展就会带来积极意义;处理不当,对当事人和社会发展就会带来危害甚至灾难。因此,我们的教育就应该要为将来的社会发展培养敢于面对问题,能恰当、科学地处理问题的人。而研究性学习,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课题研究,也就是通过组织学生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来指导学生科学的做事,来让学生体会如何正确的做人。
若将研究性学习课程定位于让学生取得研究的创新突破,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结果只能是大多数同学无事可做,少数同学利用社会资源搞一些科技创新项目,然后贴上学生的标签参加科技创新大赛,这让相关学生获得高考录取优惠的同时,却伤害了未来社会发展的诚信、诚实基础,这肯定是与国家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不相符的。让中学生对自己学习或生活中的一些感兴趣事进行探究,通过探究来增加对社会的了解,通过探究来增加对事物变化原理和规律的认识,通过探究来增强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探究来体会文化科学知识的作用,通过探究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这是我们的教育最应该做好的工作,而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实现这种教育职能的很好的载体。
三、科学的做事应以花最小的成本、获最大的收效来做好小事为基础
由于中学生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储备都比较有限,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中,学生只能研究一些小的问题,但正确的解决这些小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与将来学生成年后进入社会去科学的解决大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基本一致的。因此,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课程对学生的课题指导中,要注重对学生做事的思路和方法的指导,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主题的确立要注重其社会的、现实的意义,主题确立的过程应该是民主的,是在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经大多数组员同意的;
在确立主题时就应该考虑问题的探究过程是否是科学、可行的。
2.课题的研究过程应该经过以下几个阶段:主题确立的论证;问题探究实施的方案规划;问题探究实施的物资准备;问题探究工作的实施;问题探究工作的总结。
3.在学生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课题小组长组织领导能力的培养和小组成员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4.在学生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遇难克艰的勇气和毅力的培养。
近四年来,我校研究性学习常态化实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出现了象杨学敏课题组、曾琪也课题组、莫天凤课题组一样的许多优秀的课题小组,做成了象《关于“饮用直饮水是否健康”的研究》、《从常德市一中百年银杏看校园历史文化》、《研究不同亮度的纸张的反光程度》等许多优秀的课题,研究性学习课程已经成为我校学生喜爱的课程。
四、正确的做人应以能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共同进步为基础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是个人健康发展,社会良性发展的基础。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树立个人、集体、国家利益整体观念,是引导学生正确的做人最重要的内容。如果我们的每个公民,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能考虑自己的工作在为自己获得利益的同时,也能为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带来好处,那么,我们中华民族的强大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
 
(本文获 2012 年湖南省教科院论文评选一等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