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常德市教育信息中心 | 湘ICP备05006070号
主办单位:常德市教育局 | 技术支持:常德市教育信息中心
单位地址: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大道465号 | 电话:0736-7718165
澧县六中现有高中教学班39个,在校学生2000余人。有教职工197人,其中本科学历190人,研究生学历学位3人。有高级教师47人,中学一级教师82人,市骨干教师4人,县级骨干教师5人,县级学科带头人2人。学校总面积70035m2,建筑面积53935m2,生均校园面积35.8m2,生均建筑面积10.53m2。绿化面积14834.4m2,校园绿树成荫,花草相映,教学、生活用房布局合理,整体布局协调和谐。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南省艺术特色教育先进单位” 湖南省第四届中小学幼儿园艺术节先进单位”“湖南省贯彻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模范教工之家”“湖南省模范职工之家”“湖南省校务公开先进单位” “湖南省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劳动竞赛――争创工人先锋号、争当‘五一’先锋先进单位”“湖南省第三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常德市艺术特色学校“常德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常德市文明卫生单位”“常德市平安学校”“常德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常德市文明标兵单位”“常德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常德市共青团红旗团委”“常德市第十届基础教育成果评选一等奖”“澧县名优学校”。
在6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班级寝室文化建设凸显特色,校园育人氛围和谐雅致
学校以“追求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为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育人目标。在班级文化建设上,一是重点抓实每周三的主题班会,做到“年有中心,月有主题,周有专题”,通过形式多样的班会活动,全面开展班级德育活动。二是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工作网络,形成全社会育人格局。每学期各班定期召开一次家长会。三是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家长活动,为家长与家长、家长与老师互相交流提供平台。四是坚持“两课两操”常规性体育锻炼活动。五是以兴趣小组为单位,积极开展课外阳光体育活动、班级竞赛活动和全校型田径运动会、篮排球比赛、演讲赛、歌咏会,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学校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临澧四中为样板,以寝室军营化为目标。在寝室文化建设上,一是外出学习。2014年至2016年,学校先后派出行政成员、班主任、寝室辅导员、保洁员到临澧四中、慈利麓山实验学校参观学习。二是从从寝室硬件、软件着手。学校投资100多万元用了两年时间,对男女生公寓进行提质改造,升级打造出了整洁、干净、高雅、温馨的六中特色寝室文化。先进的寝室管理经验,引来了县内、市内、省内20多所学校来校学习参观,并受到了多家教育媒体的推介。
二、教学硬件配套现代化程度较高,教育教学环境先进优良
学校建有现代化的理、化、生仪器室6间,实验室6间,有面积约500平米的图书室和阅览室,有面积约100平方米的学生阅览室2个、教师阅览室1个、电子图书阅览区一个。有400米露天运动场一个、足球场一个、乒乓球房一间、乒乓球台22个,室外水泥篮球场6个、水泥排球场6个,水泥羽毛球场2个。有专用音乐教室3个,美术教室3个,舞蹈训练房2个。学生宿舍面积10183.5m2,寄宿生床位2488个。学生食堂面积约3520m2,生均1.8m2。有电子显示屏五处,教职工活动室一个,教师健身房一个。为适应现代化教学改革需要,学校为每间教室配齐了电子白板、广播音响系统。2016年,为全体教师更换了笔记本电脑。重新装配了计算机教室3间,添置电脑320台,建成了100M校园网。
三、教学科研成为教学的强大引擎,621生态课堂实用高效
学校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在继承学校传统和借鉴外校改革经验基础上,自主探索、科学构建了621生态课堂教学新模式。它通过导学案的切入,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621生态课堂模式,让教学质量得到了快速提升。近三年来,学校高考升学率不断提高,会考全合率不断提升,年年教学目标考评居全市市级示范高中前10名。两年来,学生在各科竞赛中,获市级以上奖励25人次。
621生态课堂模式作为学校十一五省级规划课题《新课程条件下师生合作教学实践与探索》的重大研究成果,获县2015年度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课题被评为省级规划课题一等奖。先后有10多所学校来校学习参观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有《湖南教育》《科教新报》《常德日报》等系统推介其先进经验。学校另一省级规划课题《农村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正处在研究的后期阶段,年底结题。
四、小专业培养模式走入正常轨道,特色办学成果显著突出
学校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艺术教育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并成为市农村高中特色教育的一面旗帜。一是学校重视艺术教育的优良传统。从80年代起,学校就组建了大型合唱团、舞蹈队、管弦乐团,建有专门的活动场所,配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形成了传统的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二是结合校本课程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如音乐与欣赏、美术与摄影等,让学生自主选择。三是与培训机构联合办学,形成了独有的艺术教育培训模式。近年来,在建党90周年演出活动、建军80周年的慰问演出活动、县艺术节演出比赛、春晚献演活动、三独”比赛和其它各种艺术演出活动中,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艺术人才。近三年,小专业获市级以上竞赛奖100人次以上,每年考入艺术院校学生在100人以上,占高考升学人数的60%左右,先后有20多个考察团来校学习艺术教育先进经验。目前学校有成建制美术班12个,音乐舞蹈班6个,在校小专业生1000余人。
澧县六中是一所环境优美,人际和谐,人文丰厚,特色明显的农村市级示范性高中。
发布时间:2017-10-25 10:10 作者:熊宇涵 来源: 浏览次数:
澧县六中现有高中教学班39个,在校学生2000余人。有教职工197人,其中本科学历190人,研究生学历学位3人。有高级教师47人,中学一级教师82人,市骨干教师4人,县级骨干教师5人,县级学科带头人2人。学校总面积70035m2,建筑面积53935m2,生均校园面积35.8m2,生均建筑面积10.53m2。绿化面积14834.4m2,校园绿树成荫,花草相映,教学、生活用房布局合理,整体布局协调和谐。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南省艺术特色教育先进单位” 湖南省第四届中小学幼儿园艺术节先进单位”“湖南省贯彻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模范教工之家”“湖南省模范职工之家”“湖南省校务公开先进单位” “湖南省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劳动竞赛――争创工人先锋号、争当‘五一’先锋先进单位”“湖南省第三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常德市艺术特色学校“常德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常德市文明卫生单位”“常德市平安学校”“常德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常德市文明标兵单位”“常德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常德市共青团红旗团委”“常德市第十届基础教育成果评选一等奖”“澧县名优学校”。
在6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班级寝室文化建设凸显特色,校园育人氛围和谐雅致
学校以“追求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为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育人目标。在班级文化建设上,一是重点抓实每周三的主题班会,做到“年有中心,月有主题,周有专题”,通过形式多样的班会活动,全面开展班级德育活动。二是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工作网络,形成全社会育人格局。每学期各班定期召开一次家长会。三是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开展家长活动,为家长与家长、家长与老师互相交流提供平台。四是坚持“两课两操”常规性体育锻炼活动。五是以兴趣小组为单位,积极开展课外阳光体育活动、班级竞赛活动和全校型田径运动会、篮排球比赛、演讲赛、歌咏会,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
学校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临澧四中为样板,以寝室军营化为目标。在寝室文化建设上,一是外出学习。2014年至2016年,学校先后派出行政成员、班主任、寝室辅导员、保洁员到临澧四中、慈利麓山实验学校参观学习。二是从从寝室硬件、软件着手。学校投资100多万元用了两年时间,对男女生公寓进行提质改造,升级打造出了整洁、干净、高雅、温馨的六中特色寝室文化。先进的寝室管理经验,引来了县内、市内、省内20多所学校来校学习参观,并受到了多家教育媒体的推介。
二、教学硬件配套现代化程度较高,教育教学环境先进优良
学校建有现代化的理、化、生仪器室6间,实验室6间,有面积约500平米的图书室和阅览室,有面积约100平方米的学生阅览室2个、教师阅览室1个、电子图书阅览区一个。有400米露天运动场一个、足球场一个、乒乓球房一间、乒乓球台22个,室外水泥篮球场6个、水泥排球场6个,水泥羽毛球场2个。有专用音乐教室3个,美术教室3个,舞蹈训练房2个。学生宿舍面积10183.5m2,寄宿生床位2488个。学生食堂面积约3520m2,生均1.8m2。有电子显示屏五处,教职工活动室一个,教师健身房一个。为适应现代化教学改革需要,学校为每间教室配齐了电子白板、广播音响系统。2016年,为全体教师更换了笔记本电脑。重新装配了计算机教室3间,添置电脑320台,建成了100M校园网。
三、教学科研成为教学的强大引擎,621生态课堂实用高效
学校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在继承学校传统和借鉴外校改革经验基础上,自主探索、科学构建了621生态课堂教学新模式。它通过导学案的切入,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621生态课堂模式,让教学质量得到了快速提升。近三年来,学校高考升学率不断提高,会考全合率不断提升,年年教学目标考评居全市市级示范高中前10名。两年来,学生在各科竞赛中,获市级以上奖励25人次。
621生态课堂模式作为学校十一五省级规划课题《新课程条件下师生合作教学实践与探索》的重大研究成果,获县2015年度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课题被评为省级规划课题一等奖。先后有10多所学校来校学习参观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有《湖南教育》《科教新报》《常德日报》等系统推介其先进经验。学校另一省级规划课题《农村普通高中艺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正处在研究的后期阶段,年底结题。
四、小专业培养模式走入正常轨道,特色办学成果显著突出
学校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艺术教育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并成为市农村高中特色教育的一面旗帜。一是学校重视艺术教育的优良传统。从80年代起,学校就组建了大型合唱团、舞蹈队、管弦乐团,建有专门的活动场所,配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形成了传统的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二是结合校本课程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如音乐与欣赏、美术与摄影等,让学生自主选择。三是与培训机构联合办学,形成了独有的艺术教育培训模式。近年来,在建党90周年演出活动、建军80周年的慰问演出活动、县艺术节演出比赛、春晚献演活动、三独”比赛和其它各种艺术演出活动中,涌现出了大量优秀的艺术人才。近三年,小专业获市级以上竞赛奖100人次以上,每年考入艺术院校学生在100人以上,占高考升学人数的60%左右,先后有20多个考察团来校学习艺术教育先进经验。目前学校有成建制美术班12个,音乐舞蹈班6个,在校小专业生1000余人。
澧县六中是一所环境优美,人际和谐,人文丰厚,特色明显的农村市级示范性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