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张放平:在2005年度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05-03-04 00:00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 浏览次数: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省人大、政协会议和教育部2005年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4年全省教育工作,部署2005年的工作。云昭副省长将为我们作重要指示,大家要认真领会、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

 

一、关于2004年全省教育工作

 

2004年,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省教育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这一目标,扎实巩固成果,不断深化改革,着力提高质量,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基础教育持续平稳发展。全省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为98.45%和97.73%,小学与上年大体持平,初中上升1.47个百分点。普通高中招生46.44万人,比上年增长9.96%。高等教育积极稳步发展。全省普通高校达81所,普通高校年招生20.68万人,比上年增长6.69%。研究生教育招生10656人,比上年增长23.95%。职业教育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30.05万人,比上年增长8.45%;高等职业教育年招生11.2万人,比上年增长14.3%。民办教育也取得了可喜进展,两所民办高校升本科已经过国家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议通过,新设立了四所民办高职学院。全省教育事业保持了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好势头。

 

1、全面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得到较好落实。年初,省政府召开了市州长、县市区长参加的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对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政策措施、实施步骤进行了全面部署。根据会议和《决定》精神,一年来,全省集中力量抓了六件事:一是实施“三项工程”,加快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共投入资金2.6亿元,改扩建校舍48.6万平方米,添置了一批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第二期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落实危改资金5.4亿元,改造危房195.8万平方米;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安排专款1.75亿元,启动建设项目200个,建设面积29.28万平方米。二是继续推动中小学布局调整。根据规划,全年调减小学5058所、普通初中76所,新增九年一贯制学校51所、普通高中8所。三是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年共投入资金1.5亿元,建成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站点5056个,占全省农村中小学的18%,全面完成了试点地区站点建设任务,获得教育部好评。四是积极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全年筹集义务教育阶段助学经费1.6亿元,使近百万名贫困生受到不同程度的救助。全省城镇学校全年共安排农民工子女近20万人入学。五是切实加强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在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专项检查与整改,进一步健全了安全管理制度。六是着力推动教育督导制度创新。省政府建立了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委组织部和省教育厅联合建立了对县级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实绩督导考核制度。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及国家督导团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

 

2、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一是下大气力抓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坚持以正确定位为导向,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和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积极推进教学基本条件建设达标工程,坚持以评估为手段,构建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正逐步形成,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二是积极推进资源共享。认真实施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三校资源共享框架协议,并正推进与包括国防科技大学在内的四所“211”学校实行研究生教育资源校际共享。启动了全省普通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工程。三是大力加强了高校各种办学类型特别是独立学院、现代远程教育、成教函授站的规范管理。四是切实加强了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建设。对94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属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及7个省级预备重点学科进行了全面检查,落实重点学科专项及配套经费8300余万元。新建7个“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争取到财政部专项资金8000万元,进一步加强了基础实验室建设。五是圆满完成了普通高考与招生工作。2004年全省参考人数达34.9万人,比上年增加5万余人,增长16.8%。在工作量增大、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自主命题任务,组考工作进展顺利。同时,进一步规范了录取管理,考生志愿满意率达90%以上,确保了录取公平、公正、公开。六是加强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全省普通高校2004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0.82%,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8个百分点。七是大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2004年,全省24所本科院校后勤部门规范分离工作基本到位,有10所高职学院进行了规范分离。全省高校共引进社会资金12亿元,新建学生公寓120万平方米、学生食堂14万平方米。八是大力加强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去年开始,省政府安排专项奖学金每年1500万元,对600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大学生进行奖励。落实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5050万元。九是教育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去年我省与美国阿肯色州政府、墨西哥教育部等10多个国外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多个项目的实质性交流与合作,清理整顿了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圆满完成了国家公费出国留学人员选派工作。

 

3、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强了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功能。制订下发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管理制度改革  进一步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的意见》,针对当前我省职业院校管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从10个方面进行了政策调整,扩大了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促使职业院校成为面向市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主体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同时,在推进职业学校进行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订单式培养、引进企业课程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极推进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作,全省有9所高职学院、11所中职学校被确定为全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支持职业院校新开设了大量人才紧缺专业和新兴专业。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启动了“湖南省职业院校免费培训农民工百校行动”,进一步加强了乡镇农校建设。2004年,全省职业院校培训农村劳动力14.5万人次,乡镇农校培训农民110.5万人次,培训后实现就业人数分别为10.3万和51.8万人。

 

4、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取得新进展。一是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了突出位置。启动“中小学德育整体建设工程”,组织全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参加了教育思想大讨论,举办了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省级培训班,在全省中小学广泛开展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和远离毒品教育。不断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组织开展了全省大学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优秀事迹巡回报告活动。全省高校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和学生心理问题危机干预机制。依托中南大学建设了全国首家省级高校德育门户网站????湖南省高校德育信息港,提高了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二是以课程改革为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大力开展以培养创造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创新工程。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部进入了新课改实验。同时,改革完善教材管理制度,建立了教育教学软件审查制度,加强了对教材选用的指导和监督。三是加强了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加大了推广普通话力度。参加第七届全国大运会,我省代表团获4枚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四是进一步规范了中小学办学行为。取消了城区中小学走读生早读制度,全省中小学取消了以编“重点班”、“快慢班”为目的的选拔考试。针对中小学办学行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若干规定》(“十条禁令”),切实加强了对中小学的日常管理,有效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5、积极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全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已全部核定到校,80%的县市区基本完成了核编定岗、教职工聘任和人员分流工作。首次面向社会人员进行教师资格认定工作顺利完成。大力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确认了2004年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49人和“芙蓉学者计划”第二批特聘教授12人。以师德、新理念、新课程和新技术为重点内容,全面开展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实施专项培训计划,培训了英语和计算机骨干教师4900余名。启动了全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省本级对全省106所示范性高中的校长进行了培训。树立和宣传了一批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师德先进典型,并在第20个教师节给予了表彰奖励。在全省开展了向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盘振玉同志学习的活动。

 

6、高校党建和安全稳定工作进一步加强。会同省委组织部制订了《湖南省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试行)》,健全、完善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指导9所本科院校和10所专科学校进行了党委换届,启动了在全省高校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议制度工作,有力推动了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大力加强了高校干部培训,全面开展了高校党建评估,在高校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了“争先创优”活动。大力加强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高校学生中党员比例达7.74%,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全年共培训学生入党积极分子8万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不断推进了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开展了两个《条例》学习宣讲和党内法规知识学习竞赛活动,广泛开展了警示教育。大力加强了高考招生执法监察工作。严格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指导高校认真做好敏感期、特防期维稳工作,确保了高校政治稳定。同时,配合有关部门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对高校的渗透和破坏,切实抓好了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确保实现了“三个零指标”管理。

 

7、切实加强了教育系统自身建设。一是举办了高校、高职学院负责人研讨班和市州教育局长、县市区教育局长研讨班,重点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了教育系统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二是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加强了审计监督。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核减和明确了由我厅负责的行政审批(行政许可)事项。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基本建成了连通各市州教育局、各高校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湖南教育门户网站建设取得进展。认真抓了《加强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切实加强了对基建工程招投标、大宗物资采购和招生、考试等工作的公开和监督力度。认真组织开展了全省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和项目质量检查。三是以推行“一费制”和规范高校收费为重点,下大气力抓了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上半年检查的城区中小学达90%,农村中小学达75%以上。秋季开学后重点对“一费制”的实施、公办高中择校生“三限”政策的落实、高校招生收费、涉学部门依法行政和规范财政投入行为进行了检查。四是加强了教育系统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全年全省教育系统立案572件,结案435件,涉案626人,575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通过办案挽回经济损失1021.5万元。

 

此外,我省民族教育、外资利用、教育法制、教育宣传、教育科研、教育事业统计等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绩。上述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教育系统全体师生员工包括在座的同志们奋发进取、不懈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教育厅党组、省委高校工委,向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当前,就教育自身来看,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与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区域、城乡、各类教育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教育观念转变、体制改革、结构调整、质量提高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就教育发展的外部条件和环境来看,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相比仍然不足,全省特别是市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待提高。校园安全问题比较突出。教育发展的环境包括舆论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等。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关于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全省教育改革与发展

 

今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当前,我省经济发展环境总体趋好,经济增长活力增强,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迈上新的台阶;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进展,社会保持基本稳定。所有这些,为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我们必须科学分析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紧紧抓住我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及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等有利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机遇,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努力把人民群众的教育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今年全省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继续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推进《湖南省实施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意见》的实施,努力构建具有湖南特色、充满活力、协调发展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我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做好今年的教育工作,关键在于深刻认识、牢固树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做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这是一个十分重大而复杂的课题,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我这里谈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1、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当今世界,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教育是人才资源开发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是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前提,在现代化事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新时期的教育不仅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要适度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面,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湖南要加快推进“三化”,首先必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具体说,一是要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行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营造鼓励人们追求知识、技术和创造能力的社会氛围。二是要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发展方式真正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三是要把教育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任务进行规划和部署。加快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更好地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2、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教育的全面发展。坚持全面发展是党和政府对教育的一贯要求。实现全面发展,必须把握全局,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一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这一指导思想要贯穿教育工作的全部和全过程。改革是为了推动发展,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教育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要改革、要发展就必须要有稳定的环境,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也做不成。我们一定要确保学校稳定,在稳定中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要妥善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教育发展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外延的扩张,更要注重结构的优化、质量效益的提高、内涵的升华。当今教育的竞争,既是发展速度的竞争,更是发展水平的较量。发展速度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单纯追求数量、速度,是片面的,也是不能持久的。教育的发展不仅要看当前,更要看长远;不仅要讲速度,更要讲质量。如果说速度、规模体现了“快”,那么结构、质量、效益就体现了“好”,我们在谋划发展中要把两者统一起来。

 

三要妥善处理人才培养、知识贡献、社会服务的关系。教育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中的地位作用,主要是通过人才培养、知识贡献和社会服务来实现的。育人是办学之本,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但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人,还有创新知识的功能。教育系统拥有大量的人才、信息、研究实验资源,应该积极为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作出知识贡献,这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社会服务是教育的重要功能。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结合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

 

四要妥善处理维护办学主体利益与维护师生权益的关系。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办学主体日益多元化,办学形式日益多样化。为此,我们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既要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又要维护教职工和学生的权益;既要承认具体利益的差异性,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又要采取积极措施,制止利用教育谋取特殊利益的行为,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3、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教育的协调发展。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教育的协调发展主要是要缩小城乡教育与区域教育差距,统筹兼顾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

一是要统筹城乡教育的发展。湖南教育发展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谋划发展,必须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坚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城镇教育对农村教育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教育相对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全省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二是要统筹区域教育的发展。重点是要努力缩小大湘西与全省其他区域之间教育的差距。同时,要不断提升长株潭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打造全省科教高地,发挥引领作用;加快发展湘南、湘北等其他地区的教育事业。要建立完善区域教育互补合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全省教育布局结构,有选择地重点支持区域教育的发展,不断提高我省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

三是要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是关系孩子们一生幸福的奠基性教育,目前是我省教育的突出薄弱环节,必须下决心加快推进学前教育的普及,全面开发幼儿的潜能。要高水平、高质量巩固义务教育,最大限度控制辍学;妥善解决残疾儿童、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进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要高水平、高质量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各高等学校科学定位,苦练内功,办出特色。高水平、高质量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快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要统筹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更加重视非学校教育、非学历教育。要统筹公办教育、民办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完善相关政策,促进民办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4、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教育事业持续不断、健康正常、不断提高地发展。要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一要正确把握经济、政治、文化对教育发展的支撑条件。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政治稳定是教育发展的保证,文化繁荣是教育发展的动力。我们在制订教育发展规划、考虑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所提供的支撑条件,而不能不顾客观实际,盲目决策。二要正确把握学龄人口变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教育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决定于不同时期社会新增人口的数量和人均受教育的程度,人口变化是决定教育发展规模的直接依据。我们在考虑教育发展时,必须根据学龄人口变化情况和人口迁移变动情况,考虑师资、校舍等资源情况,科学合理地预测、规划教育发展速度与规模。三要正确把握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循序渐进是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律。教育的普及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基础教育阶段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基础教育为本,在切实办好基础教育的前提下,着力推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构建义务教育与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衔接的可持续发展的完整教育体系。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5、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是培养人的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其本质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各种发展能力,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各类学校必须从根本上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各项工作都要服务于教育教学这个中心。教育教学工作要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为宗旨,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此,我们在谋划教育改革发展时,首先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一要树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学校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把品德、智力、知识、能力统一纳入学生评价体系,通过整个教育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的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要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帮助每一个学生成才。三要树立管理育人的观念。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改进管理方法,管理要符合学生成长规律,适应学生成才的需要,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我们要综合统筹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覆盖到学生成长的各个环节,形成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长效机制,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不断提高。

 

三、关于2005年全省教育主要工作

 

今年全省教育工作怎么抓,我们春节前印发了《湖南省教育厅、中共湖南省委高校工委2005年工作要点》。请大家按照《工作要点》的要求认真抓落实。下面,我就2005年全省教育的主要工作谈一些想法。

 

(一)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和省委的安排,先进性教育活动将安排一年半时间,分三批进行。从教育系统看,县以上教育行政机关及直属单位属第一批,今年上半年完成;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城市中小学及各类民办学校属第二批,今年下半年完成;农村中小学校属第三批,明年上半年完成。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自觉性,扎实认真地把活动开展好。要准确把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总体要求,紧密联系教育系统的实际和党员队伍建设现状,解决突出问题,为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各高校要以即将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班子建设是高校党建的核心。要全面提高高校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使高校领导真正做到懂政治、懂教育、懂管理,把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的领导集体。要着力提高班子成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班子驾驭全局的能力。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要切实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尽可能把基层组织建立在能相对独立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工作实体上,使之与行政组织对应设置,努力做到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作同步研究、同步安排,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做好在高校中发展党员工作,积极吸收青年教师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入党,改善高校党员队伍结构。加快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逐步实现本科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尽快实现我省高校学生党员比例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二)以加强改进中小学德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首先,要积极推进“德育整体建设工程”,切实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整体规划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科学确定德育目标和内容,积极探索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相互衔接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完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把学校德育落实到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各个环节,努力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加强诚信教育、民主法制和民族团结教育,大力推进文明习惯养成,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建设,大力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优化德育环境,全力推进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建设。

 

其次,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前不久,中央召开了高规格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省委正在筹备,即将开会贯彻。今年,我们要把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与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作为一件突出大事来抓。要抓紧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全面加强师德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狠抓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校党团组织及学生组织建设,培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骨干队伍,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和气氛。要切实抓好资助贫困大学生、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加强高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全面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落实大学生集体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行免票等六件实事,及时妥善解决大学生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三,要深入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到去年下学期,我省义务教育阶段所有起始年级已全部进入新课改实验。比教育部的要求提前了一年。新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行,标志着我省实施素质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今年,我们要不断巩固扩大课改成果,在政策和经费两个方面保障新课程的推进。切实改进和加强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决纠正中小学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按照“十条禁令”的要求,切实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特别是要督促示范性高中在规范办学行为方面真正发挥示范作用,示范性高中如有违反“十条禁令”的,一律摘牌。

 

第四,要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去年来,我省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但发展不平衡,下一步的工作任务还很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速推进“三网一库”建设,加速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要推动全省教育单位实行网络互联、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发挥湖南教育门户网站的优势,建设好教育政务网,积极促进网上办公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净化教育网络环境。以面向学生应用为主要目标,认真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完成“集中联片”年度建设任务。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教育资源服务体系。通过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三)以抓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为突破口,继续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第一,要大力抓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全面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是今年省政府向人民群众承诺的八件实事之一。周伯华省长在1月27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要改造农村中小学校危房192.6万平方米。这是我省农村中小学建设一次十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是一份十分重大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最大的热情,最大的干劲,本着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按时按质按量圆满完成危房改造任务。作好这项工作的关键是要明确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各市州、县市区教育局要把危改任务落实到学校、到项目,都要明确负责人指导监督。要层层签订责任状,纳入单位和主要领导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每个项目都要制订改造方案,落实好建设资金。今年中央9500万元和省本级4700万元危改资金已下达,市州、县市区一定要千方百计争取配套资金及时全额到位。最近,省财政厅下达了今年新增一次性转移支付9个多亿,并明确了其中25%用于教育,我们要积极争取这笔资金用于危改。近期,我们还将召开专门会议,专题部署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

 

第二,要积极推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的建立与落实。今年的主要任务是:落实县级政府对本地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管理责任;按照“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督促市州、县市区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落实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超收部分按要求和原则分配给教育的政策;督促各级政府认真落实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教育的政策。要通过明确责任,健全机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全面落实“保工资、保入学、保运转、保安全”的要求。

 

第三,要切实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去年各地在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上作了大量工作,但从检查和反映的情况来看,各地仍面临很大的后续压力。目前,城镇教育资源普遍严重短缺,不堪重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增加,这种矛盾会进一步凸显出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湖南省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关于“各城市新建四千居民以上的住宅区必须配置小学、八千居民以上的住宅区还必须配置初中,其基建经费应纳入该区的开发计划”的规定,积极协调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依法将城市中小学校配套建设纳入城市新区开发整体规划,抓紧建设,确保新区居民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

 

第四,要全面推行两项新的教育督导制度。省委、省政府关于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和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教育实绩督导考核制度的建立,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必将对全省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年,这两项制度要全面实施,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四)以就业为导向,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一是要加强统筹,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要继续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努力做到高中阶段中职和普通高中招生大体相当。今年我厅将启动“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进一步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通过建设和调整促发展。各职业院校、职业中学要紧紧围绕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从更好地服务中求发展。要切实推进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使技能型、操作型人才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继续推进“湖南省职业院校免费培训农民工百校行动”,依托面向农村的职业和成人教育网络,促进农村技术推广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充分发挥其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积极作用。

 

二是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必须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即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明确职业院校的定位和方向;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转变,按照订单式培养的要求使职业院校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的转变,采取更加开放、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和多种学制。各市州和职业院校要根据上述要求,加快推进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自己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是要切实落实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去年底,我们制订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的意见》,提出了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今年还将研究制定进一步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的配套政策和实施办法。同时,制定实施《湖南省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标准》、《湖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标准》、《湖南省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建设方案》,等等。各地各学校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五)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目前,我省正处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高峰期,近年来参加高考的人数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长,并将持续增长至2009年。为保持高考录取率不明显下滑,我们规划今后几年高校招生规模增长控制在10%左右。发展思路是稳步发展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充分调动市州行业举办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在高等教育规模稳步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提高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贡献力度。具体要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育质量。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加大对教学的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实践基地和实验室建设。继续推进教学资源共享,大力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继续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及其推广选用,提高教学效率。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弹性学制。强化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学水平评估、专业评估和毕业生论文评估标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二是大力推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调发展。积极配合中央实施“985”和“211工程”。大力扶持重点学科建设,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努力争取重大科研项目,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深入推进科技资源共享,切实抓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下大力气建设好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支持高职学院开展应用技术研发。加强引导和服务,积极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按照“完善布局、重点建设”的原则,新建一批“湖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引导高校社科研究人员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力争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成果。

 

三是切实加强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积极推进“湖南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继续推进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体系建设,积极推动高校与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推进高等学校研究生创新中心的建设,建立研究生学术交流与访学制度,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提升研究生教育整体水平。

 

四是进一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继续推进高校学生公寓、食堂等后勤基础设施建设,理顺高校与分离的后勤实体的关系。努力构建新型的后勤管理体制和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

 

五是全力做好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05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15.8万人,增幅28.5%。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我们要按照国家和省里有关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高等学校要主动研究毕业生就业市场,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在抓好省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向省外、国外开拓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力争今年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去年。

 

(六)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壮大。

 

民办教育是新时期我省教育事业的重要增长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认真贯彻落实“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十六字方针,以发展非义务教育和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为重点,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特别是高、中等职业教育。尽快形成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广泛参与,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优势互补,统一、平等、竞争、协调的发展格局。一是要努力拓展民办教育的发展空间。目前,我省民办教育总体规模还比较小。民办普通高校学生仅占总规模的9.4%,民办普通中学学生仅占6.7%,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学生也只占24.8%。在构建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时,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的战略措施,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积极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拓展空间。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投资办学。对公办学校中的薄弱学校、国有企业所属的中小学、政府新建的学校,要在明晰产权、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允许进行办学体制改革,实行“国有民办”或“公办民助”,同时,鼓励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推动民办教育发展壮大。二是要积极营造民办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要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允许民办学校举办者取得合理回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争取尽快出台《湖南省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进一步按照国家法律和政策,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资民办教育的积极性。努力使民办学校真正享受到与公办学校同等的地位,为民办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政策环境。三是要进一步对民办教育依法促进、依法管理。要规范受理和审批程序;定期对民办教育机构的法人、校长、教师、财会人员进行培训;健全和完善对民办教育机构的年检、评估制度;切实加强民办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及业务指导。四是要推动和支持民办学校办出特色。坚持“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集中力量扶持一批民办学校扩大规模,做优做强。坚持扶持与创办特色学校相结合,努力创建一批规模较大、质量较高、影响较广、效益较好的特色民办学校,带动全省民办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七)坚持人才强教,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要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环境下,师德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年初,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各市州教育局、各高等学校要把师德建设作为一件大事,加强领导,统筹部署,切实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要将师德建设作为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要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同时,各级各学校都要树立和宣传一批师德典型。通过强化师德教育、加强师德宣传、严格考核管理、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是要全面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要推动中小学教职工分流任务重的县市加快实施核编定岗和分流工作,力争在年内全面完成。在此基础上,严格规范编制管理,优化教师队伍。要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相应建立体现教职工岗位职责、工作绩效和实际贡献的工资保障和激励机制。在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改革校长选拔任用制度,逐步建立校长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机制。我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管理的若干意见》,对中小学校长的权利与义务、任职资格、选拔方式、任职期限以及考核、培训和待遇等方面加以规范,各地要据此健全和完善中小学校长管理制度,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的管理和建设。要进一步加大乡镇教育管理机构撤并工作力度。关于乡镇教育机构撤并问题,各地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上来,尽快把这项工作落实到位。同时,要按照省政府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统一部署,进一步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重点在规范校内分配措施、完善教职工聘用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三是要结合教师队伍调整,加强教师教育与培训。根据入学人口预测,今后几年我省中小学师资需求将出现新的结构性矛盾。小学教师总量饱和,主要缺乏英语、计算机、音、体、美教师;初中教师以后将逐年减少,到2010年预计减少7.3万人;高中阶段教师到2010年约需增加4.2万人,高校教师需新增3.7万人。各地各高校要根据这一趋势,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规划必须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到位。要着眼于调整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主要通过培训提高和合理分流解决。对初中教师的培训提高与分流规划要力争到校到人。对小学教师的学科结构矛盾要力争用2至3年左右的时间予以解决。关于教师培养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现在一方面最好的学生很少进入师范院校,另一方面,最好的师范毕业生又极少进入教师队伍,师范生实习问题也没有很好解决,长此下去,教师队伍的素质势必受到影响。许多人对此表示担忧,我们正在研究,准备制订相应的政策,各地各高校都要积极主动采取措施。

 

四是加大“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力度,全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人才是分层次、有类别的,中央提出要把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强国战略的战略抓手,这就决定了高等学校必须把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作为人才强校战略的重中之重。省里将继续实施“芙蓉学者计划”,在高校优势学科设立特聘教授岗位,面向海内外招聘中青年杰出人才。积极探索“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人才组织新模式,完善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养办法,争取我省有更多的优秀中青年教师进入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通过这些计划的实施,带动不同层次的人才梯队成长。随着我省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还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国际交流,要积极选拔拔尖青年教师到国外一流大学进修,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鼓励和支持优秀留学人才回湘工作和为湘服务。提倡每一所本科院校与境外、国外高水平大学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以此带动整个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八)高度重视、努力解决贫困家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

 

去年11月,财政部、教育部在重庆联合专题召开了全国资助贫困学生工作座谈会。1月31日,财政部、教育部又联合召开了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两免一补”工作会议。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定,从2005年起,要让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全部享受免费教科书,同时在20个国贫县和18个省贫县完成“免杂费”工作,并在3月1日之前部署到位;其他有条件的县市区从2005年开始可以自行启动“免杂费”工作;各县市区对农村困难寄宿生生活费的补助分三年落实到位,争取到2007年,对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根据我省财力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我们会同省财政厅,拟将我省农村家庭贫困学生的比例作如下调整;国贫县、省贫县的比例分别为33%、31.48%,其中国贫县农村贫困学生45.60万人,省贫县农村贫困学生32.96万人;全省的比例为25.34%,共有贫困学生175万人(初中78万人,小学96万人,特教1万人)。这项工作目前正在紧张进行。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免费教科书经费全部由中央财政解决;国贫县、省贫县免杂费由省财政全额承担;一般县尤其是免杂费负担较轻和财力较好的县要整合资源,筹措资金开展“两免一补”工作。省财政将对工作搞得较好的地方给予奖励和适当补助。从2005年春季开始,各地要视财力情况对寄宿生中的贫困学生给予适当补助。2005年,中央已下达我省免费教科书资金预算控制数1.77亿元,所有农村经济困难学生均能享受免费教科书。2005年,国贫县和省贫县农村贫困学生免杂费资金共需1.23亿元,目前正在落实之中。救助中小学贫困学生,教育系统党员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我们提倡,教育系统有经济能力的党员干部每人对口支持一个特困生。资助他们至少受完义务教育,带动整个社会的捐助工作。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件实事来抓。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健全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国家助学体系,保证高校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关于高校贫困生,按20%的贫困面算,全省为12.8万人,其中特困生(按8%算)5.1万人。目前除省政府安排的奖学金每年1500万元外,国家助学贷款按新机制运行,今年已协议提供3.82亿元,按6000元/人年,可解决6.37万人,加上学校从学费收入中提取10%用于资助贫困生,今年应可以解决高校特困生就读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等学校一定要带着特殊的感情把这件事抓落实。

 

(九)认真做好学校维稳和安全保卫工作

 

去年,我省相继发生了涉及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的交通车祸、教师砍死砍伤师生、食物中毒等事故,反映出我省一些地方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领导重视不够,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教师队伍管理不严等一些薄弱环节。这些事故的出现,不仅扰乱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也给学生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给学生家庭带来了不幸。我们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维护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认真贯彻实施《湖南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巩固去年专项整治成果,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建立维护学校与学生安全新机制。要加强学校安全设施建设,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制度,健全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清理整顿不合格办学机构,严格加强对学校从业人员的资格审查。建立健全校舍安全预警机制,制定防险救灾应急预案。认真做好饮食、消防、交通、大型集体活动等各项安全事故的防范。同时,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继续深化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深入推进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积极防范和妥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确保学校稳定。

 

(十)依法治教,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自身建设

 

一是要大力加强教育法制建设。要在加快地方教育立法的同时,切实增强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特别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负责人的法制意识。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保障教育事业发展。在事关教育的重大问题上,一定要以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规范、高效、公平、公正地行使教育行政管理权力,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要认真研究和思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该管什么和该如何管的问题。按规定该放的权一定要放下去,确实该管的事一定要管住、管好。逐步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保证行政决策和具体行政行为符合法律的规定与原则精神。

 

二是要深入推进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21日召开的全国、全省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今后一段时期的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一定要抓好落实。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总体要求是综合治理、标本兼治。要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一费制”、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的落实和规范高校收费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加大教育投入、建立规范的收费政策制度、严格治理乱收费“三管齐下”的惩治和预防乱收费的长效机制。教育收费要坚决做到公开、透明。要坚持落实学校收费管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决杜绝各种乱收费,切实维护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是要进一步规范招生、考试行为。切实加强考试纪律,狠刹考试舞弊之风。大力加强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网上录取监察力度。下大力气规范中专中职招生秩序,对一些中专学校和高职学院出现的乱招生、乱收费、给回扣的现象要坚决制止,各市县教育局要坚决制止、严肃查处少数中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以生源拿回扣的行为。对招生工作中的违法乱纪行为要严厉打击,以维护考生利益,维护教育形象。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审计监督。去年审计厅对全省99所省示范性高中及其所办的69所国有民办学校进行了审计,发现一些学校在收费、经费管理使用上存在不少问题。今年,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育审计制度,进一步加强财务收支审计,突出对教育专项资金的审计,开展对教育基本建设项目的审计,继续加强对教育行政部门直属单位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的审计监督。

 

五是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大力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工作点多、线长、面广,牵涉到方方面面,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要全面推进教育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尽可能扩大人民群众和广大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大力加强廉洁教育,加大教育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加大对群众广泛关注的招生、考试、收费、基建、维修、采购、招投标、干部、人事、职称、科研立项、评优、比赛等热点难点工作的监督。

 

同志们,2005年全省教育工作责任重大、任务繁重。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为我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来源:湖南教育信息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 > 政务公开 > 领导讲话

张放平:在2005年度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05-03-04 00:00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 浏览次数: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省人大、政协会议和教育部2005年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4年全省教育工作,部署2005年的工作。云昭副省长将为我们作重要指示,大家要认真领会、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

 

一、关于2004年全省教育工作

 

2004年,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省教育系统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这一目标,扎实巩固成果,不断深化改革,着力提高质量,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基础教育持续平稳发展。全省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为98.45%和97.73%,小学与上年大体持平,初中上升1.47个百分点。普通高中招生46.44万人,比上年增长9.96%。高等教育积极稳步发展。全省普通高校达81所,普通高校年招生20.68万人,比上年增长6.69%。研究生教育招生10656人,比上年增长23.95%。职业教育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年招生30.05万人,比上年增长8.45%;高等职业教育年招生11.2万人,比上年增长14.3%。民办教育也取得了可喜进展,两所民办高校升本科已经过国家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议通过,新设立了四所民办高职学院。全省教育事业保持了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好势头。

 

1、全面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得到较好落实。年初,省政府召开了市州长、县市区长参加的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省委、省政府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对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政策措施、实施步骤进行了全面部署。根据会议和《决定》精神,一年来,全省集中力量抓了六件事:一是实施“三项工程”,加快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共投入资金2.6亿元,改扩建校舍48.6万平方米,添置了一批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第二期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落实危改资金5.4亿元,改造危房195.8万平方米;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安排专款1.75亿元,启动建设项目200个,建设面积29.28万平方米。二是继续推动中小学布局调整。根据规划,全年调减小学5058所、普通初中76所,新增九年一贯制学校51所、普通高中8所。三是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年共投入资金1.5亿元,建成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站点5056个,占全省农村中小学的18%,全面完成了试点地区站点建设任务,获得教育部好评。四是积极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全年筹集义务教育阶段助学经费1.6亿元,使近百万名贫困生受到不同程度的救助。全省城镇学校全年共安排农民工子女近20万人入学。五是切实加强了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在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了专项检查与整改,进一步健全了安全管理制度。六是着力推动教育督导制度创新。省政府建立了对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委组织部和省教育厅联合建立了对县级党政主要领导教育工作实绩督导考核制度。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及国家督导团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

 

2、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一是下大气力抓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坚持以正确定位为导向,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和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积极推进教学基本条件建设达标工程,坚持以评估为手段,构建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正逐步形成,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二是积极推进资源共享。认真实施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三校资源共享框架协议,并正推进与包括国防科技大学在内的四所“211”学校实行研究生教育资源校际共享。启动了全省普通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工程。三是大力加强了高校各种办学类型特别是独立学院、现代远程教育、成教函授站的规范管理。四是切实加强了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建设。对94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属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及7个省级预备重点学科进行了全面检查,落实重点学科专项及配套经费8300余万元。新建7个“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争取到财政部专项资金8000万元,进一步加强了基础实验室建设。五是圆满完成了普通高考与招生工作。2004年全省参考人数达34.9万人,比上年增加5万余人,增长16.8%。在工作量增大、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自主命题任务,组考工作进展顺利。同时,进一步规范了录取管理,考生志愿满意率达90%以上,确保了录取公平、公正、公开。六是加强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全省普通高校2004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0.82%,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8个百分点。七是大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2004年,全省24所本科院校后勤部门规范分离工作基本到位,有10所高职学院进行了规范分离。全省高校共引进社会资金12亿元,新建学生公寓120万平方米、学生食堂14万平方米。八是大力加强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去年开始,省政府安排专项奖学金每年1500万元,对600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大学生进行奖励。落实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5050万元。九是教育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去年我省与美国阿肯色州政府、墨西哥教育部等10多个国外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多个项目的实质性交流与合作,清理整顿了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圆满完成了国家公费出国留学人员选派工作。

 

3、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强了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服务的功能。制订下发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管理制度改革  进一步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的意见》,针对当前我省职业院校管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从10个方面进行了政策调整,扩大了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职业教育办学机制,促使职业院校成为面向市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主体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同时,在推进职业学校进行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订单式培养、引进企业课程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极推进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作,全省有9所高职学院、11所中职学校被确定为全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支持职业院校新开设了大量人才紧缺专业和新兴专业。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启动了“湖南省职业院校免费培训农民工百校行动”,进一步加强了乡镇农校建设。2004年,全省职业院校培训农村劳动力14.5万人次,乡镇农校培训农民110.5万人次,培训后实现就业人数分别为10.3万和51.8万人。

 

4、切实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取得新进展。一是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了突出位置。启动“中小学德育整体建设工程”,组织全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参加了教育思想大讨论,举办了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省级培训班,在全省中小学广泛开展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进一步加强了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和远离毒品教育。不断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组织开展了全省大学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优秀事迹巡回报告活动。全省高校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和学生心理问题危机干预机制。依托中南大学建设了全国首家省级高校德育门户网站????湖南省高校德育信息港,提高了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二是以课程改革为平台,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大力开展以培养创造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创新工程。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部进入了新课改实验。同时,改革完善教材管理制度,建立了教育教学软件审查制度,加强了对教材选用的指导和监督。三是加强了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加大了推广普通话力度。参加第七届全国大运会,我省代表团获4枚金牌、2枚银牌、3枚铜牌,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四是进一步规范了中小学办学行为。取消了城区中小学走读生早读制度,全省中小学取消了以编“重点班”、“快慢班”为目的的选拔考试。针对中小学办学行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若干规定》(“十条禁令”),切实加强了对中小学的日常管理,有效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5、积极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全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已全部核定到校,80%的县市区基本完成了核编定岗、教职工聘任和人员分流工作。首次面向社会人员进行教师资格认定工作顺利完成。大力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确认了2004年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49人和“芙蓉学者计划”第二批特聘教授12人。以师德、新理念、新课程和新技术为重点内容,全面开展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实施专项培训计划,培训了英语和计算机骨干教师4900余名。启动了全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省本级对全省106所示范性高中的校长进行了培训。树立和宣传了一批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师德先进典型,并在第20个教师节给予了表彰奖励。在全省开展了向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盘振玉同志学习的活动。

 

6、高校党建和安全稳定工作进一步加强。会同省委组织部制订了《湖南省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试行)》,健全、完善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指导9所本科院校和10所专科学校进行了党委换届,启动了在全省高校建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议制度工作,有力推动了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大力加强了高校干部培训,全面开展了高校党建评估,在高校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了“争先创优”活动。大力加强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高校学生中党员比例达7.74%,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全年共培训学生入党积极分子8万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不断推进了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认真开展了两个《条例》学习宣讲和党内法规知识学习竞赛活动,广泛开展了警示教育。大力加强了高考招生执法监察工作。严格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指导高校认真做好敏感期、特防期维稳工作,确保了高校政治稳定。同时,配合有关部门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对高校的渗透和破坏,切实抓好了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确保实现了“三个零指标”管理。

 

7、切实加强了教育系统自身建设。一是举办了高校、高职学院负责人研讨班和市州教育局长、县市区教育局长研讨班,重点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了教育系统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二是积极推进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加强了审计监督。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核减和明确了由我厅负责的行政审批(行政许可)事项。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基本建成了连通各市州教育局、各高校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湖南教育门户网站建设取得进展。认真抓了《加强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切实加强了对基建工程招投标、大宗物资采购和招生、考试等工作的公开和监督力度。认真组织开展了全省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和项目质量检查。三是以推行“一费制”和规范高校收费为重点,下大气力抓了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上半年检查的城区中小学达90%,农村中小学达75%以上。秋季开学后重点对“一费制”的实施、公办高中择校生“三限”政策的落实、高校招生收费、涉学部门依法行政和规范财政投入行为进行了检查。四是加强了教育系统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全年全省教育系统立案572件,结案435件,涉案626人,575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通过办案挽回经济损失1021.5万元。

 

此外,我省民族教育、外资利用、教育法制、教育宣传、教育科研、教育事业统计等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绩。上述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教育系统全体师生员工包括在座的同志们奋发进取、不懈努力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教育厅党组、省委高校工委,向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当前,就教育自身来看,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与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区域、城乡、各类教育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教育观念转变、体制改革、结构调整、质量提高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就教育发展的外部条件和环境来看,教育投入与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相比仍然不足,全省特别是市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待提高。校园安全问题比较突出。教育发展的环境包括舆论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等。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关于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全省教育改革与发展

 

今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当前,我省经济发展环境总体趋好,经济增长活力增强,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迈上新的台阶;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成效;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进展,社会保持基本稳定。所有这些,为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我们必须科学分析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紧紧抓住我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及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等有利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机遇,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努力把人民群众的教育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今年全省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继续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推进《湖南省实施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意见》的实施,努力构建具有湖南特色、充满活力、协调发展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为我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做好今年的教育工作,关键在于深刻认识、牢固树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做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这是一个十分重大而复杂的课题,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我这里谈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1、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当今世界,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才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的优势。教育是人才资源开发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是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前提,在现代化事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新时期的教育不仅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要适度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面,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湖南要加快推进“三化”,首先必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具体说,一是要把人作为发展的主体。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行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营造鼓励人们追求知识、技术和创造能力的社会氛围。二是要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发展方式真正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三是要把教育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任务进行规划和部署。加快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更好地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2、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教育的全面发展。坚持全面发展是党和政府对教育的一贯要求。实现全面发展,必须把握全局,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

 

一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这一指导思想要贯穿教育工作的全部和全过程。改革是为了推动发展,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教育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要改革、要发展就必须要有稳定的环境,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也做不成。我们一定要确保学校稳定,在稳定中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要妥善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教育发展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外延的扩张,更要注重结构的优化、质量效益的提高、内涵的升华。当今教育的竞争,既是发展速度的竞争,更是发展水平的较量。发展速度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单纯追求数量、速度,是片面的,也是不能持久的。教育的发展不仅要看当前,更要看长远;不仅要讲速度,更要讲质量。如果说速度、规模体现了“快”,那么结构、质量、效益就体现了“好”,我们在谋划发展中要把两者统一起来。

 

三要妥善处理人才培养、知识贡献、社会服务的关系。教育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中的地位作用,主要是通过人才培养、知识贡献和社会服务来实现的。育人是办学之本,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但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人,还有创新知识的功能。教育系统拥有大量的人才、信息、研究实验资源,应该积极为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作出知识贡献,这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社会服务是教育的重要功能。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结合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

 

四要妥善处理维护办学主体利益与维护师生权益的关系。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办学主体日益多元化,办学形式日益多样化。为此,我们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调节并处理好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既要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又要维护教职工和学生的权益;既要承认具体利益的差异性,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又要采取积极措施,制止利用教育谋取特殊利益的行为,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3、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教育的协调发展。保持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教育的协调发展主要是要缩小城乡教育与区域教育差距,统筹兼顾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

一是要统筹城乡教育的发展。湖南教育发展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我们谋划发展,必须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不动摇,坚持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城镇教育对农村教育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教育相对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全省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二是要统筹区域教育的发展。重点是要努力缩小大湘西与全省其他区域之间教育的差距。同时,要不断提升长株潭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打造全省科教高地,发挥引领作用;加快发展湘南、湘北等其他地区的教育事业。要建立完善区域教育互补合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全省教育布局结构,有选择地重点支持区域教育的发展,不断提高我省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

三是要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是关系孩子们一生幸福的奠基性教育,目前是我省教育的突出薄弱环节,必须下决心加快推进学前教育的普及,全面开发幼儿的潜能。要高水平、高质量巩固义务教育,最大限度控制辍学;妥善解决残疾儿童、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进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要高水平、高质量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各高等学校科学定位,苦练内功,办出特色。高水平、高质量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快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要统筹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的发展,更加重视非学校教育、非学历教育。要统筹公办教育、民办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完善相关政策,促进民办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4、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教育事业持续不断、健康正常、不断提高地发展。要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一要正确把握经济、政治、文化对教育发展的支撑条件。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政治稳定是教育发展的保证,文化繁荣是教育发展的动力。我们在制订教育发展规划、考虑教育的发展规模、速度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所提供的支撑条件,而不能不顾客观实际,盲目决策。二要正确把握学龄人口变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教育的发展速度与规模决定于不同时期社会新增人口的数量和人均受教育的程度,人口变化是决定教育发展规模的直接依据。我们在考虑教育发展时,必须根据学龄人口变化情况和人口迁移变动情况,考虑师资、校舍等资源情况,科学合理地预测、规划教育发展速度与规模。三要正确把握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循序渐进是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律。教育的普及必须从基础教育开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基础教育阶段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以基础教育为本,在切实办好基础教育的前提下,着力推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科学构建义务教育与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衔接的可持续发展的完整教育体系。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5、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是培养人的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其本质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各种发展能力,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各类学校必须从根本上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各项工作都要服务于教育教学这个中心。教育教学工作要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特长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为宗旨,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此,我们在谋划教育改革发展时,首先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一要树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学校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把品德、智力、知识、能力统一纳入学生评价体系,通过整个教育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的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要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帮助每一个学生成才。三要树立管理育人的观念。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改进管理方法,管理要符合学生成长规律,适应学生成才的需要,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我们要综合统筹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覆盖到学生成长的各个环节,形成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整体长效机制,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不断提高。

 

三、关于2005年全省教育主要工作

 

今年全省教育工作怎么抓,我们春节前印发了《湖南省教育厅、中共湖南省委高校工委2005年工作要点》。请大家按照《工作要点》的要求认真抓落实。下面,我就2005年全省教育的主要工作谈一些想法。

 

(一)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和省委的安排,先进性教育活动将安排一年半时间,分三批进行。从教育系统看,县以上教育行政机关及直属单位属第一批,今年上半年完成;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城市中小学及各类民办学校属第二批,今年下半年完成;农村中小学校属第三批,明年上半年完成。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自觉性,扎实认真地把活动开展好。要准确把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总体要求,紧密联系教育系统的实际和党员队伍建设现状,解决突出问题,为实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各高校要以即将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班子建设是高校党建的核心。要全面提高高校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使高校领导真正做到懂政治、懂教育、懂管理,把高校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的领导集体。要着力提高班子成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班子驾驭全局的能力。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号召力。要切实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尽可能把基层组织建立在能相对独立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工作实体上,使之与行政组织对应设置,努力做到党建工作与行政工作同步研究、同步安排,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做好在高校中发展党员工作,积极吸收青年教师尤其是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入党,改善高校党员队伍结构。加快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逐步实现本科班级“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目标,尽快实现我省高校学生党员比例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二)以加强改进中小学德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首先,要积极推进“德育整体建设工程”,切实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整体规划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科学确定德育目标和内容,积极探索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相互衔接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完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把学校德育落实到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各个环节,努力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加强诚信教育、民主法制和民族团结教育,大力推进文明习惯养成,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建设,大力加强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优化德育环境,全力推进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建设。

 

其次,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前不久,中央召开了高规格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省委正在筹备,即将开会贯彻。今年,我们要把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与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作为一件突出大事来抓。要抓紧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全面加强师德建设,深入开展社会实践,狠抓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学校党团组织及学生组织建设,培训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骨干队伍,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和气氛。要切实抓好资助贫困大学生、加强毕业生就业服务、加强高校后勤管理和服务、全面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落实大学生集体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行免票等六件实事,及时妥善解决大学生的困难和问题,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三,要深入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到去年下学期,我省义务教育阶段所有起始年级已全部进入新课改实验。比教育部的要求提前了一年。新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行,标志着我省实施素质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今年,我们要不断巩固扩大课改成果,在政策和经费两个方面保障新课程的推进。切实改进和加强学校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决纠正中小学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按照“十条禁令”的要求,切实规范基础教育办学行为。特别是要督促示范性高中在规范办学行为方面真正发挥示范作用,示范性高中如有违反“十条禁令”的,一律摘牌。

 

第四,要加速推进教育信息化。去年来,我省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但发展不平衡,下一步的工作任务还很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速推进“三网一库”建设,加速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要推动全省教育单位实行网络互联、扎实推进电子政务。发挥湖南教育门户网站的优势,建设好教育政务网,积极促进网上办公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净化教育网络环境。以面向学生应用为主要目标,认真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完成“集中联片”年度建设任务。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教育资源服务体系。通过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三)以抓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为突破口,继续把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第一,要大力抓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全面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是今年省政府向人民群众承诺的八件实事之一。周伯华省长在1月27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要改造农村中小学校危房192.6万平方米。这是我省农村中小学建设一次十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是一份十分重大的责任!我们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最大的热情,最大的干劲,本着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按时按质按量圆满完成危房改造任务。作好这项工作的关键是要明确目标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各市州、县市区教育局要把危改任务落实到学校、到项目,都要明确负责人指导监督。要层层签订责任状,纳入单位和主要领导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每个项目都要制订改造方案,落实好建设资金。今年中央9500万元和省本级4700万元危改资金已下达,市州、县市区一定要千方百计争取配套资金及时全额到位。最近,省财政厅下达了今年新增一次性转移支付9个多亿,并明确了其中25%用于教育,我们要积极争取这笔资金用于危改。近期,我们还将召开专门会议,专题部署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

 

第二,要积极推动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的建立与落实。今年的主要任务是:落实县级政府对本地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管理责任;按照“两个比例”、“三个增长”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督促市州、县市区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落实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超收部分按要求和原则分配给教育的政策;督促各级政府认真落实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教育的政策。要通过明确责任,健全机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等措施,全面落实“保工资、保入学、保运转、保安全”的要求。

 

第三,要切实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去年各地在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上作了大量工作,但从检查和反映的情况来看,各地仍面临很大的后续压力。目前,城镇教育资源普遍严重短缺,不堪重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增加,这种矛盾会进一步凸显出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湖南省义务教育实施办法》关于“各城市新建四千居民以上的住宅区必须配置小学、八千居民以上的住宅区还必须配置初中,其基建经费应纳入该区的开发计划”的规定,积极协调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依法将城市中小学校配套建设纳入城市新区开发整体规划,抓紧建设,确保新区居民和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

 

第四,要全面推行两项新的教育督导制度。省委、省政府关于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制度和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教育实绩督导考核制度的建立,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必将对全省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年,这两项制度要全面实施,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四)以就业为导向,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一是要加强统筹,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要继续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努力做到高中阶段中职和普通高中招生大体相当。今年我厅将启动“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进一步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通过建设和调整促发展。各职业院校、职业中学要紧紧围绕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从更好地服务中求发展。要切实推进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使技能型、操作型人才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继续推进“湖南省职业院校免费培训农民工百校行动”,依托面向农村的职业和成人教育网络,促进农村技术推广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充分发挥其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积极作用。

 

二是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必须加快实现“三个转变”,即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明确职业院校的定位和方向;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转变,按照订单式培养的要求使职业院校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的转变,采取更加开放、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和多种学制。各市州和职业院校要根据上述要求,加快推进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自己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是要切实落实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去年底,我们制订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的意见》,提出了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今年还将研究制定进一步扩大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的配套政策和实施办法。同时,制定实施《湖南省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标准》、《湖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标准》、《湖南省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建设方案》,等等。各地各学校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五)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目前,我省正处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高峰期,近年来参加高考的人数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长,并将持续增长至2009年。为保持高考录取率不明显下滑,我们规划今后几年高校招生规模增长控制在10%左右。发展思路是稳步发展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充分调动市州行业举办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在高等教育规模稳步发展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提高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贡献力度。具体要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育质量。贯彻落实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加大对教学的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加强实践基地和实验室建设。继续推进教学资源共享,大力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加强学科专业建设,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继续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及其推广选用,提高教学效率。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弹性学制。强化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教学工作。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学水平评估、专业评估和毕业生论文评估标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二是大力推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调发展。积极配合中央实施“985”和“211工程”。大力扶持重点学科建设,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努力争取重大科研项目,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深入推进科技资源共享,切实抓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下大力气建设好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支持高职学院开展应用技术研发。加强引导和服务,积极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按照“完善布局、重点建设”的原则,新建一批“湖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引导高校社科研究人员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力争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成果。

 

三是切实加强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积极推进“湖南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继续推进研究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体系建设,积极推动高校与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推进高等学校研究生创新中心的建设,建立研究生学术交流与访学制度,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提升研究生教育整体水平。

 

四是进一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继续推进高校学生公寓、食堂等后勤基础设施建设,理顺高校与分离的后勤实体的关系。努力构建新型的后勤管理体制和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

 

五是全力做好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05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15.8万人,增幅28.5%。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我们要按照国家和省里有关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高等学校要主动研究毕业生就业市场,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在抓好省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向省外、国外开拓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力争今年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去年。

 

(六)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壮大。

 

民办教育是新时期我省教育事业的重要增长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认真贯彻落实“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十六字方针,以发展非义务教育和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为重点,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特别是高、中等职业教育。尽快形成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广泛参与,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优势互补,统一、平等、竞争、协调的发展格局。一是要努力拓展民办教育的发展空间。目前,我省民办教育总体规模还比较小。民办普通高校学生仅占总规模的9.4%,民办普通中学学生仅占6.7%,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学生也只占24.8%。在构建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时,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的战略措施,在非义务教育阶段积极为民办教育的发展拓展空间。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在国家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投资办学。对公办学校中的薄弱学校、国有企业所属的中小学、政府新建的学校,要在明晰产权、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允许进行办学体制改革,实行“国有民办”或“公办民助”,同时,鼓励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推动民办教育发展壮大。二是要积极营造民办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要认真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允许民办学校举办者取得合理回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争取尽快出台《湖南省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办法》。进一步按照国家法律和政策,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资民办教育的积极性。努力使民办学校真正享受到与公办学校同等的地位,为民办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和政策环境。三是要进一步对民办教育依法促进、依法管理。要规范受理和审批程序;定期对民办教育机构的法人、校长、教师、财会人员进行培训;健全和完善对民办教育机构的年检、评估制度;切实加强民办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及业务指导。四是要推动和支持民办学校办出特色。坚持“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集中力量扶持一批民办学校扩大规模,做优做强。坚持扶持与创办特色学校相结合,努力创建一批规模较大、质量较高、影响较广、效益较好的特色民办学校,带动全省民办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七)坚持人才强教,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要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长期以来,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赢得了全社会的尊重。同时也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和开放环境下,师德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年初,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各市州教育局、各高等学校要把师德建设作为一件大事,加强领导,统筹部署,切实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任务落实。要将师德建设作为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要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着力解决师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同时,各级各学校都要树立和宣传一批师德典型。通过强化师德教育、加强师德宣传、严格考核管理、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是要全面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要推动中小学教职工分流任务重的县市加快实施核编定岗和分流工作,力争在年内全面完成。在此基础上,严格规范编制管理,优化教师队伍。要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相应建立体现教职工岗位职责、工作绩效和实际贡献的工资保障和激励机制。在推进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改革校长选拔任用制度,逐步建立校长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机制。我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管理的若干意见》,对中小学校长的权利与义务、任职资格、选拔方式、任职期限以及考核、培训和待遇等方面加以规范,各地要据此健全和完善中小学校长管理制度,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的管理和建设。要进一步加大乡镇教育管理机构撤并工作力度。关于乡镇教育机构撤并问题,各地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上来,尽快把这项工作落实到位。同时,要按照省政府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统一部署,进一步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重点在规范校内分配措施、完善教职工聘用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三是要结合教师队伍调整,加强教师教育与培训。根据入学人口预测,今后几年我省中小学师资需求将出现新的结构性矛盾。小学教师总量饱和,主要缺乏英语、计算机、音、体、美教师;初中教师以后将逐年减少,到2010年预计减少7.3万人;高中阶段教师到2010年约需增加4.2万人,高校教师需新增3.7万人。各地各高校要根据这一趋势,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规划必须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到位。要着眼于调整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主要通过培训提高和合理分流解决。对初中教师的培训提高与分流规划要力争到校到人。对小学教师的学科结构矛盾要力争用2至3年左右的时间予以解决。关于教师培养问题,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现在一方面最好的学生很少进入师范院校,另一方面,最好的师范毕业生又极少进入教师队伍,师范生实习问题也没有很好解决,长此下去,教师队伍的素质势必受到影响。许多人对此表示担忧,我们正在研究,准备制订相应的政策,各地各高校都要积极主动采取措施。

 

四是加大“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力度,全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人才是分层次、有类别的,中央提出要把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强国战略的战略抓手,这就决定了高等学校必须把引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作为人才强校战略的重中之重。省里将继续实施“芙蓉学者计划”,在高校优势学科设立特聘教授岗位,面向海内外招聘中青年杰出人才。积极探索“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人才组织新模式,完善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培养办法,争取我省有更多的优秀中青年教师进入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通过这些计划的实施,带动不同层次的人才梯队成长。随着我省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还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国际交流,要积极选拔拔尖青年教师到国外一流大学进修,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鼓励和支持优秀留学人才回湘工作和为湘服务。提倡每一所本科院校与境外、国外高水平大学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以此带动整个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八)高度重视、努力解决贫困家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

 

去年11月,财政部、教育部在重庆联合专题召开了全国资助贫困学生工作座谈会。1月31日,财政部、教育部又联合召开了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两免一补”工作会议。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定,从2005年起,要让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全部享受免费教科书,同时在20个国贫县和18个省贫县完成“免杂费”工作,并在3月1日之前部署到位;其他有条件的县市区从2005年开始可以自行启动“免杂费”工作;各县市区对农村困难寄宿生生活费的补助分三年落实到位,争取到2007年,对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全面实施“两免一补”政策。根据我省财力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实际情况,我们会同省财政厅,拟将我省农村家庭贫困学生的比例作如下调整;国贫县、省贫县的比例分别为33%、31.48%,其中国贫县农村贫困学生45.60万人,省贫县农村贫困学生32.96万人;全省的比例为25.34%,共有贫困学生175万人(初中78万人,小学96万人,特教1万人)。这项工作目前正在紧张进行。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免费教科书经费全部由中央财政解决;国贫县、省贫县免杂费由省财政全额承担;一般县尤其是免杂费负担较轻和财力较好的县要整合资源,筹措资金开展“两免一补”工作。省财政将对工作搞得较好的地方给予奖励和适当补助。从2005年春季开始,各地要视财力情况对寄宿生中的贫困学生给予适当补助。2005年,中央已下达我省免费教科书资金预算控制数1.77亿元,所有农村经济困难学生均能享受免费教科书。2005年,国贫县和省贫县农村贫困学生免杂费资金共需1.23亿元,目前正在落实之中。救助中小学贫困学生,教育系统党员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我们提倡,教育系统有经济能力的党员干部每人对口支持一个特困生。资助他们至少受完义务教育,带动整个社会的捐助工作。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件实事来抓。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健全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国家助学体系,保证高校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关于高校贫困生,按20%的贫困面算,全省为12.8万人,其中特困生(按8%算)5.1万人。目前除省政府安排的奖学金每年1500万元外,国家助学贷款按新机制运行,今年已协议提供3.82亿元,按6000元/人年,可解决6.37万人,加上学校从学费收入中提取10%用于资助贫困生,今年应可以解决高校特困生就读问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等学校一定要带着特殊的感情把这件事抓落实。

 

(九)认真做好学校维稳和安全保卫工作

 

去年,我省相继发生了涉及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的交通车祸、教师砍死砍伤师生、食物中毒等事故,反映出我省一些地方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领导重视不够,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措施不到位,教师队伍管理不严等一些薄弱环节。这些事故的出现,不仅扰乱了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也给学生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给学生家庭带来了不幸。我们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维护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认真贯彻实施《湖南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巩固去年专项整治成果,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建立维护学校与学生安全新机制。要加强学校安全设施建设,加强安全教育,完善安全制度,健全安全管理机构,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清理整顿不合格办学机构,严格加强对学校从业人员的资格审查。建立健全校舍安全预警机制,制定防险救灾应急预案。认真做好饮食、消防、交通、大型集体活动等各项安全事故的防范。同时,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继续深化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深入推进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积极防范和妥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确保学校稳定。

 

(十)依法治教,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自身建设

 

一是要大力加强教育法制建设。要在加快地方教育立法的同时,切实增强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特别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负责人的法制意识。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保障教育事业发展。在事关教育的重大问题上,一定要以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规范、高效、公平、公正地行使教育行政管理权力,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要认真研究和思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该管什么和该如何管的问题。按规定该放的权一定要放下去,确实该管的事一定要管住、管好。逐步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保证行政决策和具体行政行为符合法律的规定与原则精神。

 

二是要深入推进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21日召开的全国、全省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今后一段时期的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一定要抓好落实。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总体要求是综合治理、标本兼治。要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一费制”、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的落实和规范高校收费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加大教育投入、建立规范的收费政策制度、严格治理乱收费“三管齐下”的惩治和预防乱收费的长效机制。教育收费要坚决做到公开、透明。要坚持落实学校收费管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坚决杜绝各种乱收费,切实维护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是要进一步规范招生、考试行为。切实加强考试纪律,狠刹考试舞弊之风。大力加强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网上录取监察力度。下大力气规范中专中职招生秩序,对一些中专学校和高职学院出现的乱招生、乱收费、给回扣的现象要坚决制止,各市县教育局要坚决制止、严肃查处少数中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以生源拿回扣的行为。对招生工作中的违法乱纪行为要严厉打击,以维护考生利益,维护教育形象。

 

四是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审计监督。去年审计厅对全省99所省示范性高中及其所办的69所国有民办学校进行了审计,发现一些学校在收费、经费管理使用上存在不少问题。今年,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育审计制度,进一步加强财务收支审计,突出对教育专项资金的审计,开展对教育基本建设项目的审计,继续加强对教育行政部门直属单位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的审计监督。

 

五是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大力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工作点多、线长、面广,牵涉到方方面面,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要全面推进教育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尽可能扩大人民群众和广大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大力加强廉洁教育,加大教育系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加大对群众广泛关注的招生、考试、收费、基建、维修、采购、招投标、干部、人事、职称、科研立项、评优、比赛等热点难点工作的监督。

 

同志们,2005年全省教育工作责任重大、任务繁重。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为我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来源:湖南教育信息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