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宋冬春:在全市表彰优秀教师救助特困教师暨捐资助学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3-09-09 16:37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 浏览次数:

 

(2013年9月6日)

各位老师,同学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大会,共同庆祝第29个教师节,同时对优秀人民教师、捐资助学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教职员工进行资助,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大力实施教育优先战略;全市教育工作者始终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市社会各界始终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合力推进教育强市建设,促进了我市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对此,市委市政府是充分肯定的,全市人民是比较满意的。今天受到表彰的就是我市教育工作者的优秀代表。在你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人民教师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质。希望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先进学习,向榜样看齐;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更加重视教育,大力抓好教育,齐心协力开创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进一步加快教育强市的建设进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关系国家兴旺、民族振兴的头等大事,是决定未来、造福子孙的伟大工程。教育的发展,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重要地位。古今中外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在教育上抢得的机遇是最大的机遇,赢得的发展是最具价值的发展,产生的失误也是最根本的失误。当前,常德正处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市的关键时期。要落实“现代常德、幸福家园”的总战略、“一个翻番、两个同步”的总任务、“新常德新创业”的总要求,关键在人才,根本在教育。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教育对于常德未来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坚定建设教育强市的目标不动摇,切实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一是要把“优先”体现在规划引领上。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教育事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总体发展规划,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重视抓好教育工作。在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时,要把握发展教育的全面性;在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步骤时,要体现发展教育的超前性;在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措施时,要明确发展教育的先导性。二是要把“优先”体现在强化保障上。教育是缔造未来的事业,不能用眼前利益来衡量得失。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心工程、最大的德政工程,真正做到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用人优先补充,教育问题优先解决。再难不能难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要保证不留缺口给教育,不留困难给学校,不留负担给学生。三是要把“优先”体现在支持服务上。各级各部门要积极为教育事业发展出主意、想办法、搞服务。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要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办好实事。要进一步完善教育工作的领导责任制,落实党委政府定期议教制度、领导联系教育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实现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素质显著提高、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教育环境全面优化,努力在全省率先建成教育强市。

二、要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传播文明、塑造灵魂、引导创新、造就未来的崇高使者。要提高常德的教育水平,关键在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培养不出高层次的人才。长期以来,教育系统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呕心沥血,默默耕耘,为推进我市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我们要更加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一是要切实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引进。要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改革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注重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二是要更加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各级党委政府要当好教育的“后勤部长”,进一步关心教师、爱护教师,千方百计为教师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不断完善教师的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环境。特别要关心、关注、关爱困难教师和边远地区教师,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现实困难。三是要不断严格教师的管理和要求。“教书者必先自强,育人者必先自律”。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全市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全市广大教师珍惜荣誉,牢记使命,切实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努力成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三、要进一步完善帮困助学的长效机制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促进教育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工作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载体是开展帮困助学。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关注贫困家庭子女的学习和生活问题,从2002年起每年定期开展“9·8助学日”活动,建立市级领导联点到校和市直单位结对支教工作制度,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帮困助学活动,十年来共募集各类帮困助学资金达4200多万元,帮助90所农村薄弱学校创建成省、市合格学校,资助特殊困难学校272所,资助义务教育阶段近5万名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的帮困助学工作还存在资金总量偏少、奖励面不宽,各区县(市)推进不平衡等问题,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一定要坚持“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的原则,规范运作,严格管理,确保帮困助学活动的常态长效。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各级各类教育的帮困助学体系。在全面落实“两免一补”的基础上,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专项基金资助、“一对一”结对资助、个人指定资助、无息信用借款等形式,广泛发动全社会力量,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社会捐助、信贷支持、学校减免的多元化筹资助学体系,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或辍学。二是要进一步创新开展帮困助学的方式方法。采取活动促动、行政推动、整体联动等措施,建好用好现有帮困助学平台,建立起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扶救助机制,切实强化对农民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少年儿童等特殊群体平等受教育的保障措施,努力为每一个孩子接受基础教育提供公平的“起跑线”。三是要进一步营造关爱弱势群体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等传媒作用,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助教惠民政策,深入报道社会各界关心、资助贫困教师和学生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尊师重教、帮困助学的良好风尚,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参与帮困助学的热情,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帮困助学的合力。

同志们,发展兴衰维系于教育,教育发展决胜于未来。我们一定要紧跟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抢抓机遇,务实努力,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加快建设教育强市,为推进新常德新创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衷心祝愿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节日快乐,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谢谢大家!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 > 政务公开 > 领导讲话

宋冬春:在全市表彰优秀教师救助特困教师暨捐资助学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3-09-09 16:37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 浏览次数:

 

(2013年9月6日)

各位老师,同学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大会,共同庆祝第29个教师节,同时对优秀人民教师、捐资助学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教职员工进行资助,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大力实施教育优先战略;全市教育工作者始终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市社会各界始终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合力推进教育强市建设,促进了我市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对此,市委市政府是充分肯定的,全市人民是比较满意的。今天受到表彰的就是我市教育工作者的优秀代表。在你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人民教师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质。希望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先进学习,向榜样看齐;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更加重视教育,大力抓好教育,齐心协力开创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要进一步加快教育强市的建设进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关系国家兴旺、民族振兴的头等大事,是决定未来、造福子孙的伟大工程。教育的发展,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重要地位。古今中外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在教育上抢得的机遇是最大的机遇,赢得的发展是最具价值的发展,产生的失误也是最根本的失误。当前,常德正处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市的关键时期。要落实“现代常德、幸福家园”的总战略、“一个翻番、两个同步”的总任务、“新常德新创业”的总要求,关键在人才,根本在教育。全市上下要充分认识教育对于常德未来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坚定建设教育强市的目标不动摇,切实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一是要把“优先”体现在规划引领上。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教育事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总体发展规划,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重视抓好教育工作。在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时,要把握发展教育的全面性;在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步骤时,要体现发展教育的超前性;在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措施时,要明确发展教育的先导性。二是要把“优先”体现在强化保障上。教育是缔造未来的事业,不能用眼前利益来衡量得失。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心工程、最大的德政工程,真正做到教育投入优先安排,教育用人优先补充,教育问题优先解决。再难不能难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要保证不留缺口给教育,不留困难给学校,不留负担给学生。三是要把“优先”体现在支持服务上。各级各部门要积极为教育事业发展出主意、想办法、搞服务。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要经常深入学校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办好实事。要进一步完善教育工作的领导责任制,落实党委政府定期议教制度、领导联系教育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实现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素质显著提高、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教育环境全面优化,努力在全省率先建成教育强市。

二、要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传播文明、塑造灵魂、引导创新、造就未来的崇高使者。要提高常德的教育水平,关键在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培养不出高层次的人才。长期以来,教育系统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呕心沥血,默默耕耘,为推进我市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我们要更加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一是要切实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引进。要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改革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注重吸引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二是要更加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各级党委政府要当好教育的“后勤部长”,进一步关心教师、爱护教师,千方百计为教师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努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不断完善教师的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环境。特别要关心、关注、关爱困难教师和边远地区教师,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现实困难。三是要不断严格教师的管理和要求。“教书者必先自强,育人者必先自律”。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全市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全市广大教师珍惜荣誉,牢记使命,切实肩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努力成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三、要进一步完善帮困助学的长效机制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促进教育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工作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效载体是开展帮困助学。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关注贫困家庭子女的学习和生活问题,从2002年起每年定期开展“9·8助学日”活动,建立市级领导联点到校和市直单位结对支教工作制度,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帮困助学活动,十年来共募集各类帮困助学资金达4200多万元,帮助90所农村薄弱学校创建成省、市合格学校,资助特殊困难学校272所,资助义务教育阶段近5万名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的帮困助学工作还存在资金总量偏少、奖励面不宽,各区县(市)推进不平衡等问题,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存在较大差距。我们一定要坚持“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的原则,规范运作,严格管理,确保帮困助学活动的常态长效。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各级各类教育的帮困助学体系。在全面落实“两免一补”的基础上,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专项基金资助、“一对一”结对资助、个人指定资助、无息信用借款等形式,广泛发动全社会力量,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社会捐助、信贷支持、学校减免的多元化筹资助学体系,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或辍学。二是要进一步创新开展帮困助学的方式方法。采取活动促动、行政推动、整体联动等措施,建好用好现有帮困助学平台,建立起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扶救助机制,切实强化对农民工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少年儿童等特殊群体平等受教育的保障措施,努力为每一个孩子接受基础教育提供公平的“起跑线”。三是要进一步营造关爱弱势群体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等传媒作用,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助教惠民政策,深入报道社会各界关心、资助贫困教师和学生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尊师重教、帮困助学的良好风尚,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参与帮困助学的热情,形成全社会支持参与帮困助学的合力。

同志们,发展兴衰维系于教育,教育发展决胜于未来。我们一定要紧跟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抢抓机遇,务实努力,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加快建设教育强市,为推进新常德新创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衷心祝愿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节日快乐,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谢谢大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