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有旧站栏目
实现五个转变 提高管理效益
发布时间:2010-12-26 19:44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 浏览次数:

安乡县安裕乡五一中学   李成刚

    众所周知,学校管理是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手段。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管理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其核心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发展。同时规范人的行为,建立正常的、规范的工作秩序,从而保障工作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应紧扣学校工作目标,充分发挥管理的激励和规范作用,既要注重通过管理活动,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的积极性,解决教师“愿意做”的问题;又要注重通过加强过程管理,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解决教师“怎么做”的问题。较好的发挥学校管理的效能,保障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此,学校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应努力做到实现五个“转变”:
    1. 坚持学校管理民主化,实现教师由管理对象到又是管理主体的转变。教师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学校管理者应致力于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创造尽可能多的条件和机会。这不仅是激发教师积极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的法律问题。一是要不折不扣地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在管理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应自觉地将学校的重要决策、经费预决算、福利分配、年度考核、评岗评先等工作全面置于教师的民主监督之下。二是要将学校重要工作的决策权交还给教师,实行民主决策。并严格依照一定的程序来操作,比如某一个重要事情,可以有学校行政研究并提议或者由教师代表联名提议,再由教师代表会议依照有关程序讨论决定,最后有学校行政实施。这样能集中反映教师的共同意愿,能把全体教师的思想统一到学校的决策上来,也能减少决策失误。三是要坚持组织教师参与制订学校的各种计划、管理制度和奖罚方案,广泛吸收教师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通过这些以及类似的工作,努力实现教师由管理对象到管理主体的转变,摆正教师在学校的位置。也能让每个教师都认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一部分,是团队的重要一员,树立较强的团队精神。从而把个人的积极性与学校工作目标统一起来,全校上下形成合力。
    2. 建立校内竞争机制,实现教师由“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教师的工作业绩直接决定于他的工作主动性和自觉性。为此,有必要通过建立一套评价办法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科学评估并以评估结果作为教师聘任、职务评聘、绩效工资发放、评先评岗等的主要依据,恰当地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提高积极性,从而建立起校内竞争机制。同时应注意避免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进行管理的负面作用。一是要注意发挥方案、制度的正面引导作用,寻求教师利益与学校发展的共赢;二是要把工作做细,日常检查资料及时整理、统计、通报,接受教师的监督;三是要坚持原则,按照方案、制度,该奖的坚决奖,该罚的坚决罚;四是做好受罚教师的思想工作,一定要把情况跟他谈清楚,不能和稀泥,同时耐心倾听他的申辩或者解释,让他把情绪释放出来,通过和风细雨的思想工作把受罚教师的思想统一到学校工作上来,避免产生对立情绪。只有在校内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竞争机制,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实现由“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
    3.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实现管理人员由管理者到又是服务者的转变。学校管理人员即通常所说的学校领导既要关注学校目标的实现,更要关注教师的发展,为教师的工作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在管理实践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管理即服务的观念,努力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工作、生活与发展环境。比如学校要把有限的经费向工作一线倾斜;在生活上关心、爱护教师,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为教师的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提供积极的帮助;主动和教师沟通、交心,诚恳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和建议,牢固树立“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尊重你说话的权利”这么一种理念。如果教师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学校领导这种角色意识的转变,那么就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强整个学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会在学校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在这样的集体里工作、生活就有归属感,责任心和事业心能得到进一步增强。
    4.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由“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在依法治教的大背景下,学校管理者应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结合本校的管理实践,建立健全一套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管理制度,包括决策制度、执行制度、检查评估制度、反馈制度、报告制度、奖惩制度,其中一个容易忽略的重要内容是有关工作的程序性规定应得到学校管理者的足够重视,保证制度能涵盖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和各类人员,使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用制度来克服工作的随意性,使学校管理走上科学管理的轨道。
    5.加强过程管理,实现学校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型的转变。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学校管理者应坚持把管理工作做细。一是要根据有关制度加大对教师工作的检查力度,做到经常性检查和临时性抽查相结合,普遍调查与个案剖析相结合,课堂普查和重点听课相结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和班级日常工作加强管理,从制度上、管理上促使教师去精心准备每一堂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二是要应注重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具体地指导,对教师中存在的不规范的行为,应有分管负责人与其共同探讨如何来改进。三是要加强对教师的教育与引导,利用校本培训的形式,通过组织政治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提升教师的人格形象和学术形象。在学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影响教师;深入持久地开展师德系列教育活动和文明岗位创建活动,坚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大力宣传本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坚持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努力创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坚持以积极向上的文化熏陶人,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坚持业务学习制度和开展经常性教研活动,为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创设一个平台。落实全面管理、全员管理、全程管理的理念,促使教师不仅明确应该怎样,而且能够怎样,把管理工作做得细致到位。
学校管理实现上述五个转变,体现了管理工作应该做到激励与规范并重的要求,既能较好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又能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建立起学校管理的长效机制,从而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提高管理的效益。

编辑:新春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有旧站栏目 > 学校管理

实现五个转变 提高管理效益

发布时间:2010-12-26 19:44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 浏览次数:

安乡县安裕乡五一中学   李成刚

    众所周知,学校管理是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手段。在学校管理实践中,管理主要是做人的工作,其核心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人的发展。同时规范人的行为,建立正常的、规范的工作秩序,从而保障工作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应紧扣学校工作目标,充分发挥管理的激励和规范作用,既要注重通过管理活动,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的积极性,解决教师“愿意做”的问题;又要注重通过加强过程管理,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解决教师“怎么做”的问题。较好的发挥学校管理的效能,保障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此,学校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应努力做到实现五个“转变”:
    1. 坚持学校管理民主化,实现教师由管理对象到又是管理主体的转变。教师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学校管理者应致力于为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创造尽可能多的条件和机会。这不仅是激发教师积极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的法律问题。一是要不折不扣地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在管理过程中,学校管理者应自觉地将学校的重要决策、经费预决算、福利分配、年度考核、评岗评先等工作全面置于教师的民主监督之下。二是要将学校重要工作的决策权交还给教师,实行民主决策。并严格依照一定的程序来操作,比如某一个重要事情,可以有学校行政研究并提议或者由教师代表联名提议,再由教师代表会议依照有关程序讨论决定,最后有学校行政实施。这样能集中反映教师的共同意愿,能把全体教师的思想统一到学校的决策上来,也能减少决策失误。三是要坚持组织教师参与制订学校的各种计划、管理制度和奖罚方案,广泛吸收教师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通过这些以及类似的工作,努力实现教师由管理对象到管理主体的转变,摆正教师在学校的位置。也能让每个教师都认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一部分,是团队的重要一员,树立较强的团队精神。从而把个人的积极性与学校工作目标统一起来,全校上下形成合力。
    2. 建立校内竞争机制,实现教师由“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教师的工作业绩直接决定于他的工作主动性和自觉性。为此,有必要通过建立一套评价办法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科学评估并以评估结果作为教师聘任、职务评聘、绩效工资发放、评先评岗等的主要依据,恰当地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提高积极性,从而建立起校内竞争机制。同时应注意避免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进行管理的负面作用。一是要注意发挥方案、制度的正面引导作用,寻求教师利益与学校发展的共赢;二是要把工作做细,日常检查资料及时整理、统计、通报,接受教师的监督;三是要坚持原则,按照方案、制度,该奖的坚决奖,该罚的坚决罚;四是做好受罚教师的思想工作,一定要把情况跟他谈清楚,不能和稀泥,同时耐心倾听他的申辩或者解释,让他把情绪释放出来,通过和风细雨的思想工作把受罚教师的思想统一到学校工作上来,避免产生对立情绪。只有在校内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竞争机制,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实现由“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
    3.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实现管理人员由管理者到又是服务者的转变。学校管理人员即通常所说的学校领导既要关注学校目标的实现,更要关注教师的发展,为教师的工作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在管理实践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管理即服务的观念,努力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工作、生活与发展环境。比如学校要把有限的经费向工作一线倾斜;在生活上关心、爱护教师,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为教师的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提供积极的帮助;主动和教师沟通、交心,诚恳地接受教师的批评和建议,牢固树立“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尊重你说话的权利”这么一种理念。如果教师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学校领导这种角色意识的转变,那么就会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强整个学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会在学校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在这样的集体里工作、生活就有归属感,责任心和事业心能得到进一步增强。
    4.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由“人治”到“法治”的转变。在依法治教的大背景下,学校管理者应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结合本校的管理实践,建立健全一套适合本校实际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管理制度,包括决策制度、执行制度、检查评估制度、反馈制度、报告制度、奖惩制度,其中一个容易忽略的重要内容是有关工作的程序性规定应得到学校管理者的足够重视,保证制度能涵盖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和各类人员,使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用制度来克服工作的随意性,使学校管理走上科学管理的轨道。
    5.加强过程管理,实现学校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型的转变。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学校管理者应坚持把管理工作做细。一是要根据有关制度加大对教师工作的检查力度,做到经常性检查和临时性抽查相结合,普遍调查与个案剖析相结合,课堂普查和重点听课相结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和班级日常工作加强管理,从制度上、管理上促使教师去精心准备每一堂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二是要应注重对教师的工作进行具体地指导,对教师中存在的不规范的行为,应有分管负责人与其共同探讨如何来改进。三是要加强对教师的教育与引导,利用校本培训的形式,通过组织政治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提升教师的人格形象和学术形象。在学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影响教师;深入持久地开展师德系列教育活动和文明岗位创建活动,坚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大力宣传本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坚持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努力创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坚持以积极向上的文化熏陶人,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坚持业务学习制度和开展经常性教研活动,为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创设一个平台。落实全面管理、全员管理、全程管理的理念,促使教师不仅明确应该怎样,而且能够怎样,把管理工作做得细致到位。
学校管理实现上述五个转变,体现了管理工作应该做到激励与规范并重的要求,既能较好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又能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建立起学校管理的长效机制,从而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提高管理的效益。

编辑:新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