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有旧站栏目
文红卫:拨尊重之弦 奏和谐之曲
发布时间:2011-01-06 16:20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 浏览次数:

津市市新洲镇中学 

     津市市新洲镇中学,创建于1995年。学校位于湖南名胜风景区——嘉山脚下。这里是孟姜女的故里,也是车胤的故乡。悠远的人文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无不激励着我师生。我们“承先贤之志,举教改之旗,拨尊重之弦”,弹奏了一曲和谐的校园之歌。
    建校之初,新洲镇中学也曾经历了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差,学校环境差的阵痛。在逆境中,学校把“尊重教师、尊重学生、尊重教育规律”作为学校文化精神,加以传承和发扬;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校以其优美的校园环境、优良的师资队伍和优异的教育质量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尊重教师,建设和谐校园。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发展前景。然而,当前的农村中学教师队伍中,还普遍存在着整体年龄偏高、学历偏低、素质偏弱的现状;为此,建设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务实创新的教师队伍,就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为了倾力打造一支高效的育人团队,我们坚持做到了: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尊重教师的合理需求,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
    尊重教师,首先是尊重教师的人格。学校一直重视对教师个性心理的分析,充分尊重个性,维护教师人格尊严,讲究沟通艺术,实现理解、包容与激励,形成平等相处和衷共事的局面。我们尊重教师人格,也提升了自己的人格,扩大了胸襟,历练了行政能力,大大提高了行政管理水平。全体教师在这个大家庭里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养成了无私奉献,爱岗敬业,自主创新,奋发向上的高尚师德。
    尊重教师,必须为他们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这几年来,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有计划、分层次地实施“名师工程”。如,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实施的是“压担子,架梯子,搭台子”的“三步”策略。青年教师任翔、万行从教仅一年,我们就把他们安排到政教处、团总支的职务位上,其青春的活力和旺盛的精力得以充分展现,现已成为教学能手、管理骨干。“车胤杯”教学比武,我校一年一次,现已连续举办5届。先后有60人次的中青年教师登台献艺,通过比赛,一批教学精英脱颖而出,其中,杜德怀等7名教师被评为津市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贺薇娟、周远院、万行先后代表津市市参加常德市教学比武也分别捧回了奖杯。
    尊重教师,更需为他们的自主创新创造条件。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手段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是学校发展的迫切需要。为达到这一目标,学校以课程培训和校本教研为阵地,把培训、教研统一起来,为教师的自主创新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班主任培训、第二期继续教育培训、中小学信息技术高级培训、常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等。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学校派出培训和学习的教师多达100余人次,其经费高达5万余元。通过学习培训,先进的经验带进了校园,新的教育理念引进了课堂,一套套富有特色的教学模式正在不断地应用于教学的实践之中。
    尊重教师,就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合理需求。在一所学校,由于教师性别、年龄、学识水平不同,因而个体差异较大。如:老教师需要关心和照顾,青年教师需要引领和帮助,即使功成名就的教师,也需要适时地赞赏与表彰等,面对这些教师的合理需求,学校既不回避,也不搪塞。而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尊重教师的岗位选择、尊重教师群体中的不同意见,尊重教师自主创新的意识。近年来,学校以平等之心待人,以和谐氛围留人,以重担相托用人,为和谐校园的创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尊重教育规律,追求高效课堂教学。
    说一千,道一万,任何教育质量的提高,都得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不少的课堂在“不得法,耗时多,负担重,效率低”的问题。为此,学校开展了“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大讨论。通过讨论,我们形成了关于一堂好课的标准。即: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应该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应该是充满探究精神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知识魅力的课堂,更应该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课堂。在此基础上,学校总结出了高效课堂的“四最”指标:即用最少的时间,取最佳的路径,用最简的办法,让学生获得最多的知识信息。
    为了取得“四最”的效果,学校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在管理行为上进行变革。一是尊重传统,改革备课模式。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于农村学校教师任教科目多,备课成为沉重的负担,为应付检查,备课抄袭现象严重。为此,5年前,我校就试行集体备课和首席备课制。集体备课,体现了群体的智慧。首席备课,即允许同科教师使用同一教案,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这样的备课形式,曾在《湖南教育》杂志上予以推荐。为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今天,电子教案、课件教案也成为我们学校认可,是教师热衷的一种备课形式。
    二是尊重课堂教学规律,改革评价观念。好的备课,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而课堂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根据“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规律,我们在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时,提出了“四要四不要”的课堂教学要求,“四要”指的是:要讲解题思路,要讲解题方法,要总结提炼规律性的知识,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四不要”是指:学生能掌握的教师不要讲,学生能理解的教师不要讲,学生能审的题教师不要代替,学生能总结的教师不要代替。“四要四不要”的有效实施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命的活力,增强了课堂的实效。
    高效的课堂没有高效的管理也难以实现。由此,学校对课堂管理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如:行政推门听课制度,教师候课制度,多媒体进课堂制度,课堂纪律考评制度,教师教学反思制度等。在个别人看来,这些制度近乎苛刻,但正因为这些制度的施行,确保了教师高质量的上好每一节课。
    尊重学生,促进个性健全发展。
    尊重学生,就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我们的校园里,学生来自十里八村,由于家庭环境、生活习惯、教育方式的不同,学生中确实存在一些弱势群体,他们有的品德不端,有的习惯不良,有的成绩低下,有的纪律性不强。这样的个体差异,就像速生的萝卜和慢长的人参一样同样重要,我们既要速生的萝卜,也要慢长的人参,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在把好学生当“宝”一样看待的同时,提出了差生也是“宝”的育人理念。
    尊重学生, 就应该加强以尊重为主题的教育。
    面对学生群体中呈现出的个体差异性,学校没有推卸责任,而是在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对学生开展在家尊重父母,在校尊重师长,在班集体尊重同学的教育活动,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认真学习是对师长的一种尊重,帮助他人是对朋友的一种尊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是对父母的一种尊重,给玉树灾区献爱心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由于学校持续开展尊重教育,致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几年来,学校入学率为100%,辍学率为0,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合格率100%,犯罪率为0,仅是这组数据,就足以证明,我们学校开展尊重教育带来的成果。
    尊重学生,更应该尊重学生的特长。
    几年来,学校把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作为办学目标。我们尊重“棉花田里栽西瓜,玉米地里长高粱”的间作模式,以此来呈现学生的多种才艺。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坚持做到“时间、场地、经费、师资”“四到位”,先后成立了文艺、体育、美术、电脑、科技等八项特长培训班。尊重学生的特长并悉心加以培养,不仅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精神的家园,还赢得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3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学科竞赛有40多人获奖,津市市中小学生文艺汇演,我校两度捧得金杯,全市级田径运动会上,连续3届团体总分名列同类学校前列,并有刘正霞等5名同学多次打破市运会记录。2008、2009连续两年我校科技实践活动作品,《珍爱百岁银杏,保护稀有树种》、《寻找农药瓶的归宿》获湖南省第30届、31届青少年科技大赛一等奖。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连续两届获省级大奖,既让我们感到欣慰,也为兄弟学校所羡慕。

     “十年磨一剑”,回顾我们所走的历程,学校的成长轨迹清晰可见,尤其是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近5年来,初中毕业会考一次性合格率和升入省级示范性高中的比率均居全市前三。
    迎着时代的节拍,追逐教育的浪花,我们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我们深知,追求高质量的教育是一项没有顶点的事业,我们将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以“尊重”教育作为学校主流文化,创造出和谐发展的教育天地。

    编辑:新春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有旧站栏目 > 学校管理

文红卫:拨尊重之弦 奏和谐之曲

发布时间:2011-01-06 16:20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 浏览次数:

津市市新洲镇中学 

     津市市新洲镇中学,创建于1995年。学校位于湖南名胜风景区——嘉山脚下。这里是孟姜女的故里,也是车胤的故乡。悠远的人文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无不激励着我师生。我们“承先贤之志,举教改之旗,拨尊重之弦”,弹奏了一曲和谐的校园之歌。
    建校之初,新洲镇中学也曾经历了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差,学校环境差的阵痛。在逆境中,学校把“尊重教师、尊重学生、尊重教育规律”作为学校文化精神,加以传承和发扬;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校以其优美的校园环境、优良的师资队伍和优异的教育质量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尊重教师,建设和谐校园。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发展前景。然而,当前的农村中学教师队伍中,还普遍存在着整体年龄偏高、学历偏低、素质偏弱的现状;为此,建设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务实创新的教师队伍,就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为了倾力打造一支高效的育人团队,我们坚持做到了: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尊重教师的合理需求,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
    尊重教师,首先是尊重教师的人格。学校一直重视对教师个性心理的分析,充分尊重个性,维护教师人格尊严,讲究沟通艺术,实现理解、包容与激励,形成平等相处和衷共事的局面。我们尊重教师人格,也提升了自己的人格,扩大了胸襟,历练了行政能力,大大提高了行政管理水平。全体教师在这个大家庭里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养成了无私奉献,爱岗敬业,自主创新,奋发向上的高尚师德。
    尊重教师,必须为他们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这几年来,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有计划、分层次地实施“名师工程”。如,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实施的是“压担子,架梯子,搭台子”的“三步”策略。青年教师任翔、万行从教仅一年,我们就把他们安排到政教处、团总支的职务位上,其青春的活力和旺盛的精力得以充分展现,现已成为教学能手、管理骨干。“车胤杯”教学比武,我校一年一次,现已连续举办5届。先后有60人次的中青年教师登台献艺,通过比赛,一批教学精英脱颖而出,其中,杜德怀等7名教师被评为津市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贺薇娟、周远院、万行先后代表津市市参加常德市教学比武也分别捧回了奖杯。
    尊重教师,更需为他们的自主创新创造条件。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手段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是学校发展的迫切需要。为达到这一目标,学校以课程培训和校本教研为阵地,把培训、教研统一起来,为教师的自主创新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班主任培训、第二期继续教育培训、中小学信息技术高级培训、常德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等。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学校派出培训和学习的教师多达100余人次,其经费高达5万余元。通过学习培训,先进的经验带进了校园,新的教育理念引进了课堂,一套套富有特色的教学模式正在不断地应用于教学的实践之中。
    尊重教师,就应该充分尊重他们的合理需求。在一所学校,由于教师性别、年龄、学识水平不同,因而个体差异较大。如:老教师需要关心和照顾,青年教师需要引领和帮助,即使功成名就的教师,也需要适时地赞赏与表彰等,面对这些教师的合理需求,学校既不回避,也不搪塞。而是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尊重教师的岗位选择、尊重教师群体中的不同意见,尊重教师自主创新的意识。近年来,学校以平等之心待人,以和谐氛围留人,以重担相托用人,为和谐校园的创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尊重教育规律,追求高效课堂教学。
    说一千,道一万,任何教育质量的提高,都得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不少的课堂在“不得法,耗时多,负担重,效率低”的问题。为此,学校开展了“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大讨论。通过讨论,我们形成了关于一堂好课的标准。即:课堂应该是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应该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应该是充满探究精神的课堂,应该是充满知识魅力的课堂,更应该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课堂。在此基础上,学校总结出了高效课堂的“四最”指标:即用最少的时间,取最佳的路径,用最简的办法,让学生获得最多的知识信息。
    为了取得“四最”的效果,学校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在管理行为上进行变革。一是尊重传统,改革备课模式。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由于农村学校教师任教科目多,备课成为沉重的负担,为应付检查,备课抄袭现象严重。为此,5年前,我校就试行集体备课和首席备课制。集体备课,体现了群体的智慧。首席备课,即允许同科教师使用同一教案,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这样的备课形式,曾在《湖南教育》杂志上予以推荐。为适应现代化的要求,今天,电子教案、课件教案也成为我们学校认可,是教师热衷的一种备课形式。
    二是尊重课堂教学规律,改革评价观念。好的备课,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而课堂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根据“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规律,我们在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时,提出了“四要四不要”的课堂教学要求,“四要”指的是:要讲解题思路,要讲解题方法,要总结提炼规律性的知识,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四不要”是指:学生能掌握的教师不要讲,学生能理解的教师不要讲,学生能审的题教师不要代替,学生能总结的教师不要代替。“四要四不要”的有效实施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命的活力,增强了课堂的实效。
    高效的课堂没有高效的管理也难以实现。由此,学校对课堂管理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如:行政推门听课制度,教师候课制度,多媒体进课堂制度,课堂纪律考评制度,教师教学反思制度等。在个别人看来,这些制度近乎苛刻,但正因为这些制度的施行,确保了教师高质量的上好每一节课。
    尊重学生,促进个性健全发展。
    尊重学生,就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我们的校园里,学生来自十里八村,由于家庭环境、生活习惯、教育方式的不同,学生中确实存在一些弱势群体,他们有的品德不端,有的习惯不良,有的成绩低下,有的纪律性不强。这样的个体差异,就像速生的萝卜和慢长的人参一样同样重要,我们既要速生的萝卜,也要慢长的人参,在教学工作中,我们在把好学生当“宝”一样看待的同时,提出了差生也是“宝”的育人理念。
    尊重学生, 就应该加强以尊重为主题的教育。
    面对学生群体中呈现出的个体差异性,学校没有推卸责任,而是在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的前提下,对学生开展在家尊重父母,在校尊重师长,在班集体尊重同学的教育活动,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认真学习是对师长的一种尊重,帮助他人是对朋友的一种尊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是对父母的一种尊重,给玉树灾区献爱心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由于学校持续开展尊重教育,致使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几年来,学校入学率为100%,辍学率为0,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合格率100%,犯罪率为0,仅是这组数据,就足以证明,我们学校开展尊重教育带来的成果。
    尊重学生,更应该尊重学生的特长。
    几年来,学校把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作为办学目标。我们尊重“棉花田里栽西瓜,玉米地里长高粱”的间作模式,以此来呈现学生的多种才艺。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坚持做到“时间、场地、经费、师资”“四到位”,先后成立了文艺、体育、美术、电脑、科技等八项特长培训班。尊重学生的特长并悉心加以培养,不仅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精神的家园,还赢得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3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全国、省、市学科竞赛有40多人获奖,津市市中小学生文艺汇演,我校两度捧得金杯,全市级田径运动会上,连续3届团体总分名列同类学校前列,并有刘正霞等5名同学多次打破市运会记录。2008、2009连续两年我校科技实践活动作品,《珍爱百岁银杏,保护稀有树种》、《寻找农药瓶的归宿》获湖南省第30届、31届青少年科技大赛一等奖。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连续两届获省级大奖,既让我们感到欣慰,也为兄弟学校所羡慕。

     “十年磨一剑”,回顾我们所走的历程,学校的成长轨迹清晰可见,尤其是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近5年来,初中毕业会考一次性合格率和升入省级示范性高中的比率均居全市前三。
    迎着时代的节拍,追逐教育的浪花,我们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我们深知,追求高质量的教育是一项没有顶点的事业,我们将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以“尊重”教育作为学校主流文化,创造出和谐发展的教育天地。

    编辑:新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