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有旧站栏目
汤真平:让每一尾鱼都快乐地游着
发布时间:2013-11-13 15:10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 浏览次数:


◇澧县第六中学    汤真平


澧县六中是一所有着近60年办学历史的市级示范性农村普通高级中学,学校始终以“内涵发展,特色强校”为目标,把“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合适的教育,让每一个灵魂都行走在快乐的路上”作为办学理念,全力打造“合脚的教育”。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节节攀升,艺术特色教育风生水起,品牌效应影响力不断增强。

有人说,成功的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一所有内涵的学校,就是一所让学生心存感激、真正做适合自己的事情、真正享受学习快乐的学校,就是一所播洒阳光、播种美好、实现梦想的文化乐园。

高中三年,学生正处在增知识、长才干、塑品格的关键时期,学生就好比一尾尾鲜活的鱼,而学校就好比一方宁静的池塘。要让进入池塘的每一尾鱼都有合适的去处,让每一尾鱼都在池塘里自由地游动,自在的成长,学校的任务理当为“鱼儿”提供合适的水源,合理的养料,科学的管理,而不是规定他们如何去游,怎样去长。

一、构建精致的校园文化,营造快乐高雅的人文环境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志和精神力量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遗传基因,也是实现学校育人功能的精神定力。学校近60年的发展历史,积淀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六中学子走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传承儒家文化,为学生高尚的人格奠基。有人说:“真正的幸福建立在美德之上。”学校作为培养高贵精神的摇篮,不断寻找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对接点,将传统文化中的“感恩、谦让、宽容、诚信、大爱”等精神元素与高中生所需要的“团结、进取、勤奋、信心”等个性品质有机地交融起来,用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拥有正义、仁慈的精神底色,养成诚信礼让、敢于担当、见义勇为的高尚情操。

诵读圣贤经典,上好德育第一课。每年新生入学之初,高一语文组用一个月的时间选择性集中教授《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诫子书》《颜氏家训》《菜根谭》《曾国藩家书》等圣贤经典,让学生在吟咏诵读中,感悟先贤在做人处世、立事齐家、建功报国的智慧之语,从而构筑自己美好的人生愿景,树立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学校还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感思活动,如“读圣贤书,做文明人”读后感征文活动、“读圣贤书,写圣贤文”书法竞赛活动、“读圣贤书,代圣人言”仿写创作活动等,来拓展强化圣贤经典的育人功能。

瞻仰先贤神像,接受文化洗礼。为了让学生走近圣贤,近距离感佩圣贤,校园内立有孔子、毛泽东、雷锋、爱因斯坦等十多尊先贤雕像,每年三五奉献日,学校组织志愿者在雷锋塑像前举行宣誓活动;每年教师节或孔子生日,组织学生举行隆重的祭孔典礼;每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毛泽东诞辰,组织学生举行全校型文艺汇演。让学生在庄严肃穆的活动氛围中感念先贤的人格、品质和精神,净化学生的心灵,砥励学生的心志,从而让学生在一种积极的人格精神引领下健康成长。

提倡“齐贤阅读”,配制心灵鸡汤。阅读名人书籍,是引导学生明辨真、善、美,远离假、恶、丑,确立自我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手段。学校每学期定时为不同年级配制不同的阅读书目,并要求学生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序列化渐进式地动态阅读,配制书目力求雅俗共存,古今互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阅读。一般高一年级以读经典名著为主,高二年级以读教育类书籍为主,高三年级以阅读哲理小故事为主。

扮靓校园环境 营造快乐成长的生态园。美化校园是美化心灵的重要方法,学校围绕“文化乐园,温馨家园”的价值追求,努力让校园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成为素质教育的能量库,成为无声育人的教科书。

走进六中校园,说是“美不胜收”,一点也不为过。群楼耸立,亭榭错落,林荫夹道,花团锦簇,绿草如茵,无一不彰显出一所现代化、花园式校园的美丽风貌。校道两旁,绿树掩映之下,蓝底白字的励志牌随处可见;文化园中,孔子神像位居中央,十多位圣贤雕像一字儿分列两旁,艺术雕塑、名人慧言、凡人小语点缀于繁花绿草之间;荷花池上,岸柳曼舞,亭榭轩昂,楹联、诗文碑铭,俯仰其间;校园围墙边、教学楼走廊上、楼道入口处、食堂墙壁上、教室内外、运动场四周、叉路显眼处、花坛风景石上,或悬挂或篆刻着各种书体的校风、学风、教风、名言、名联、警句、格言,内容或劝勉、或鼓励、或警示、或呼吁,一股股浓浓的文化气息随时扑面而来。近年来,学校努力营造“一草一木都能说话,一砖一瓦皆可育人”的充满艺术气息和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和“唯有绿荫伴书香”的文化氛围,让显性的物质文化和隐性的人文精神共同构建鲜活的校本教材,真正让学校教育成为一种自然的物质存在,而不是为学生精心设计的“金丝笼子”。

构建班级个性文化 构筑家的温暖与快乐。班级是学校生命体的组织形式和活性细胞。为了真正“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学校以“快乐”为内核,努力构建富有个性特色的班级文化。一是创设班级温馨的“家庭环境”。新学年初,各班在充分民意调查和广泛征集的前提下,自主确定班规、班歌、班级誓词、班级口号、班级励志语录、班级活动计划、班级阅读书目,自主设计班旗、班徽,并将其统一制作后科学悬挂在教室的合适位置。学生目之所及,这些来自学生心灵深处的智慧之光,无不散发出无尽的温馨与暖意。

二是组建学生互助小组。学生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储备、心理素质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小组建设的科学性不容忽视。新学年伊始,各班根据学生成绩、性格、爱好、性别等不同情况和学生的个人意愿,由班主任协调组成6-9人的“互助小组”,小组内部又根据A、B、C不同的标准和层次建成“组中组”。这个人性化的互助小组既是生活小组,也是学习小组、兴趣小组、竞赛小组,它是一个相互配合、互补竞争、快乐发展、共同提高的温馨小团队。

创设课堂生态文化,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一所普通的农村高级中学,随着生源质量的越来越差,最让教师们揪心的是课堂过于安静,一片沉寂。我们急需要一种既不降低传统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又能让学生获得更多能力培养的课堂,需要一种能够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享受学习乐趣的课堂,一种师生不再苦涩和痛苦煎熬,而是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

2010年,当学校派出的考察团到山东杜郎口参观考察回来之后,学校便铁定了实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决心,在短暂的宣传发动和简要地推介经验之后,便全面提出了“强力推行,整体推进,举全校之力,打造621高效生态课堂模式”的口号。所谓“621”课堂模式,即将一堂课的时间分为9等分,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时间为6分,教师课后归纳时间为2分,教师课前导入为1分。也就是说,课堂上学生活动时间为30分钟,课后教师归纳时间为10分钟,课前教师导入为5分钟。 这种课堂模式,强调课堂教学中突出“人”字,经营“心”字,融入“情”字,并落实好五个课堂维度:一是“实”,要全面落实学生思考,让每一位学生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二是“广”,学生在主体参与面上要有广度,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参与搜集处理信息,主动参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三是“活”,课堂教学机制要灵活,在教材使用、内容呈现、方法运用、环节把握、时间分配、教学评价等机制方面,要时时体现教学的灵活性、创新性。而且课堂上要突出“三动”,学生要身动、心动、神动。四是“和”,课堂环境要体现在公平性、互动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给学生创设宽松和友好的学习环境,能让学生畅所欲言。五是“真”,教学要真实、真情、真诚。老师要以真诚的教学态度,用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并真正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这样,在人人参与、积极展示、思维激活、潜能释放的合作探究中,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趣堂、思堂、乐堂,从而达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二、关注学生行为养成,为学生植入终身受用的快乐因子

教育的终极价值,就是对人生命的成全,它应成为教育的根本指向。校园不仅要成为生命生长最快的地方,还应为生命的发展保持永续的发展动力,必须使受教育者“灵魂上路”,真正让他们成为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的人。

以活动课为载体,促成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缔造奇迹的美国“疯狂教师”罗恩·克拉克说:“恰当的行为举止和礼仪修养,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怎样才能凝聚学生个性成长的最大合力,养成他们恰当的行为举止呢?学校多年的育人经验,积累了科学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摸索出了一套以活动课为载体,以“人本”为核心的序列化活动课程体系。形成了入校课程、班会课程、升旗仪式课程、励志教育课程、礼仪法规课程、传统节日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七大活动课程。之所以称为“课程”,我们力避教育的短期效应,注重教育的长期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据日本学者石浦章研究发现:要想改变一个人固有的习惯,必须改变他的脑部结构,至少每个月要重复一次改变的努力才行。因此学校力图通过反复而有序的活动训练,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2003年开始,学校开始开设入学军训课。旨在以军训为载体,将学生的队列训练与学校规章制度训练、文明礼仪训练、寝室军营化训练、仪容仪表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完成新生入校前的日常行为规范的系列化训练过程。

再如班会课程。学校规定,班会课程必须分年级以课的形式安排在课表上,每周一节,年级组统一组织。要求班主任要每课必备,做到有计划,有方案,严禁“泥巴萝卜,吃一截揩一截”。班会课程分为主题班会和周工作小结两大内容,主题班会由学生主持,在学校规定的主题下,可创造性开展专题活动。周工作小结由班主任主持,重点对全班一周的学习、生活、纪律、卫生等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少讲成绩,多提问题,对突出问题,要及时提出改进的方法。学校对每周班会进行按时督查,期末组织量化评比。

又如礼仪法规课程。从学生着装、发型、饰物、运动行走、课堂坐立、寝室卫生、食堂饮食等方面,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进行严格训练,鼓励学生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并通过励志格言、顺口溜等形式时时警醒提示学生。如“随手丢垃圾就是丢掉了自己的形象,随地吐痰就是吐掉了自己的尊严,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就是失去了自己的人格。”“向垃圾弯腰的人,一旦挺起来,将顶天立地……”

 “衣冠整,面孔洁。指甲清,头发净。日刷牙,月理头。勤洗澡,常换衣。按时睡,准点起。喜锻炼,强体魄。睡如弓,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饭吃饱,不挑食。拒烟酒,少零食……惜时阴,学在勤。行成思,毁在随。慎独处,莫轻为。男君子,女淑女。……”这是学生处结合经典传统文化学习,就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仿《弟子规》编写了一段顺口溜,已将其制成多块匾牌悬挂在教室和寝室的显眼处。

这些不慕虚华,注重细节,贴近生活的课程,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实行配餐制,养成学生良好的节俭品质。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是学校最大的心愿。学校实行一卡制以来,方便了学生在食堂、商店、小卖部、水果店购买东西,却养成了学生乱吃零食、乱花钱、不节约、不节俭的坏习气。据有的家长反映,学生在校一月花费上千元,这严重助长了学生奢侈浪费的恶劣风气。

古人云:“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众。”为了改变学生这种乱花钱不节俭的习惯,从2012年上学期起,学校改变了学生的开餐形式,全校实行统一的配餐制。即按照每生每餐4.5元的标准,实行学校统一配餐。就餐时由学校统一提供碗筷,尽量减少学生就餐的麻烦。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就餐习惯,学校在学生中倡导“文明光盘”行动,要求学生就餐文明排队,不漏撒饭菜,吃光每碗饭菜。学校还在三餐饭时派行政人员随时跟踪督查,并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量化评比,从而让学生养成文明就餐,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给学生一个强健的体魄。一个快乐的个体应该是生命旺盛,精神高贵,智慧卓越,情感丰富的人。学校一切教育活动的开展,都不能以妨害学生健康为前提和代价。学校在体育上不刻意追求运动场上的第一,而是想办法引起更多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课间操是一种传统的健身方法,但很多学生“出工不出力”,起不到应有的锻练效果。从2007年起,学校改早操为打“三十六式太极拳”,改课间操为2000米的“课间跑”。这样让懒惰的学生无法懒惰,让热爱锻练的学生更有激情。学校还通过成立学校、年级、班级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队,田径队,武术队,体操队,象棋、围棋俱乐部等群体性组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运动中去,力争做到“日日有活动,周周有竞赛”,让每一位学生在运动中享受生命拔节的快乐与幸福。

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一种自我修养的习惯。读书能最好地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有人说:“学校是用一堵厚实的围墙,从挤满铜臭的空间圈出一片弥漫书香的圣洁之地。”在当今物质化的社会里,学校要时时注重让学生去接受美与高尚情感的濡染。艺术和文学不但直接给予学生充满想象力的视野,而且由它所焕发出来的审美情感,使学生对人生价值具有生动的理解。为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学校大力营造快乐阅读的良好环境。学校以年级为整体,每周统一安排一节自我阅读课,由语文老师下班辅导阅读。而且学校图书馆定时向学生开放,随时满足学生的借书要求。

在提倡“齐贤阅读”的同时,鼓励学生开展“兴趣阅读”。学校规定每个班级必须建立起班级图书角,并要求学生从进校的那天起,身边要有“四个一”:即一本《新华大字典》,一本《成语大词典》,一本摘抄本,一本文学类期刊。围绕读书,学校还以年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读书竞赛活动。如成语默写知识竞赛、名句默写知识竞赛、散文朗诵大赛、推荐一本好书活动、读后感随笔评选活动、优秀摘抄展览,节日征文活动。 这样的兴趣阅读,能让学生在快乐中明白事理,在快乐中增长智慧,在快乐中树立理想。一个喜欢读书人,他一定会在书本里找到自我的平衡、包容和克服艰难的勇气和智慧。

三、创新艺术特色教育,搭建学生释放快乐的生命舞台

“全美杰出教师”、在“56号教室”里创下全美教育奇迹的雷夫·艾斯奎斯,在谈到尊重孩子艺术天赋时说:“有的孩子在数学上不是很擅长,但在艺术方面,上帝是公平的,每一个学生在艺术的某些方面都有自己闪光的地方。”就教育而言,学生既有好奇、探究、吸收、充实自我的本能需求,也有表达、展现、交流、证实自我的本能需求。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因此学校始终贯彻“合脚的教育”理念,把“给你一个平台,还我一个亮点;给你一个舞台,还我一片精彩”作为学校艺术特色教育的落脚点。

因材施教,挖掘学生潜能。唐朝宰相张九龄有一首诗写道:“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花有花的季节,人有有的潜能。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学校创造性地实施了课程整合教学。将原有的音乐、美术、体育三大类艺术课程,整合为艺术与情感、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科技四大类,向下分为十六小类课程供学生选择。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新课程改革教学的目标,组建起了导师制的兴趣小组或艺术社团。如合唱团、吉它团、星光文学社团、英语话剧表演团、舞蹈队、器乐队、武术队、篮球队、排球队、西洋乐队等。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艺术活动。如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艺术节、田径运动会、美术书法作品展、校园歌手大赛、演讲比赛、元旦文艺汇演,班级二胡演奏比赛、篮排球联赛、武术表演比赛、太极拳表演赛、歌咏比赛、英语口语会话比赛、科技小发明创新大赛等。组织艺术尖子参加省、市、县各种才艺技能比拼大赛。十年来,我校合唱队、舞蹈队代表学校参加澧县中小学幼儿园艺术节文艺汇演均夺得一奖。体育代表队在县运会上均取得高中组前三名的好成绩。近三年来,在一年一度的省市学生“三独”比赛中,我校学生获省、市一等奖5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15人。在一年一度的省市美术书法作品创新大赛中,我校学生获省市一等奖15人,二等奖23人,三等奖42人。

适时组建艺术特长班,为学生艺术人生奠基。为了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学生享受成才的快乐,让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下最大限度地享受成功人生。根据国家高考选拔艺术人才的标准和要求,从2003年起,学校以联合办学的形式,成建制组建了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艺术特长班。每年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高三毕业生,通过走特长生高考之路考入了理想的大学,圆了他们的艺术人生之梦。学校艺术教育现已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在全省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近三年,慕名而来参观考察学校艺术教育的省内兄弟学校在30所以上。

征程漫漫,但眺望教育理想的高地,我们始终怀着寻找精神家园的梦想和执着,一往无前,且吟且行,使一路同行的每一个生命快乐成长。“文化立校,做真教育;以生为本,做活教育”,这将是我们矢志不渝的终身追求。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有旧站栏目 > 学校管理

汤真平:让每一尾鱼都快乐地游着

发布时间:2013-11-13 15:10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 浏览次数:


◇澧县第六中学    汤真平


澧县六中是一所有着近60年办学历史的市级示范性农村普通高级中学,学校始终以“内涵发展,特色强校”为目标,把“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合适的教育,让每一个灵魂都行走在快乐的路上”作为办学理念,全力打造“合脚的教育”。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节节攀升,艺术特色教育风生水起,品牌效应影响力不断增强。

有人说,成功的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一所有内涵的学校,就是一所让学生心存感激、真正做适合自己的事情、真正享受学习快乐的学校,就是一所播洒阳光、播种美好、实现梦想的文化乐园。

高中三年,学生正处在增知识、长才干、塑品格的关键时期,学生就好比一尾尾鲜活的鱼,而学校就好比一方宁静的池塘。要让进入池塘的每一尾鱼都有合适的去处,让每一尾鱼都在池塘里自由地游动,自在的成长,学校的任务理当为“鱼儿”提供合适的水源,合理的养料,科学的管理,而不是规定他们如何去游,怎样去长。

一、构建精致的校园文化,营造快乐高雅的人文环境

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群体意志和精神力量的集中体现,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遗传基因,也是实现学校育人功能的精神定力。学校近60年的发展历史,积淀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六中学子走上成功的人生之路。

传承儒家文化,为学生高尚的人格奠基。有人说:“真正的幸福建立在美德之上。”学校作为培养高贵精神的摇篮,不断寻找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的对接点,将传统文化中的“感恩、谦让、宽容、诚信、大爱”等精神元素与高中生所需要的“团结、进取、勤奋、信心”等个性品质有机地交融起来,用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拥有正义、仁慈的精神底色,养成诚信礼让、敢于担当、见义勇为的高尚情操。

诵读圣贤经典,上好德育第一课。每年新生入学之初,高一语文组用一个月的时间选择性集中教授《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诫子书》《颜氏家训》《菜根谭》《曾国藩家书》等圣贤经典,让学生在吟咏诵读中,感悟先贤在做人处世、立事齐家、建功报国的智慧之语,从而构筑自己美好的人生愿景,树立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学校还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感思活动,如“读圣贤书,做文明人”读后感征文活动、“读圣贤书,写圣贤文”书法竞赛活动、“读圣贤书,代圣人言”仿写创作活动等,来拓展强化圣贤经典的育人功能。

瞻仰先贤神像,接受文化洗礼。为了让学生走近圣贤,近距离感佩圣贤,校园内立有孔子、毛泽东、雷锋、爱因斯坦等十多尊先贤雕像,每年三五奉献日,学校组织志愿者在雷锋塑像前举行宣誓活动;每年教师节或孔子生日,组织学生举行隆重的祭孔典礼;每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毛泽东诞辰,组织学生举行全校型文艺汇演。让学生在庄严肃穆的活动氛围中感念先贤的人格、品质和精神,净化学生的心灵,砥励学生的心志,从而让学生在一种积极的人格精神引领下健康成长。

提倡“齐贤阅读”,配制心灵鸡汤。阅读名人书籍,是引导学生明辨真、善、美,远离假、恶、丑,确立自我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手段。学校每学期定时为不同年级配制不同的阅读书目,并要求学生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序列化渐进式地动态阅读,配制书目力求雅俗共存,古今互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阅读。一般高一年级以读经典名著为主,高二年级以读教育类书籍为主,高三年级以阅读哲理小故事为主。

扮靓校园环境 营造快乐成长的生态园。美化校园是美化心灵的重要方法,学校围绕“文化乐园,温馨家园”的价值追求,努力让校园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源,成为素质教育的能量库,成为无声育人的教科书。

走进六中校园,说是“美不胜收”,一点也不为过。群楼耸立,亭榭错落,林荫夹道,花团锦簇,绿草如茵,无一不彰显出一所现代化、花园式校园的美丽风貌。校道两旁,绿树掩映之下,蓝底白字的励志牌随处可见;文化园中,孔子神像位居中央,十多位圣贤雕像一字儿分列两旁,艺术雕塑、名人慧言、凡人小语点缀于繁花绿草之间;荷花池上,岸柳曼舞,亭榭轩昂,楹联、诗文碑铭,俯仰其间;校园围墙边、教学楼走廊上、楼道入口处、食堂墙壁上、教室内外、运动场四周、叉路显眼处、花坛风景石上,或悬挂或篆刻着各种书体的校风、学风、教风、名言、名联、警句、格言,内容或劝勉、或鼓励、或警示、或呼吁,一股股浓浓的文化气息随时扑面而来。近年来,学校努力营造“一草一木都能说话,一砖一瓦皆可育人”的充满艺术气息和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和“唯有绿荫伴书香”的文化氛围,让显性的物质文化和隐性的人文精神共同构建鲜活的校本教材,真正让学校教育成为一种自然的物质存在,而不是为学生精心设计的“金丝笼子”。

构建班级个性文化 构筑家的温暖与快乐。班级是学校生命体的组织形式和活性细胞。为了真正“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学校以“快乐”为内核,努力构建富有个性特色的班级文化。一是创设班级温馨的“家庭环境”。新学年初,各班在充分民意调查和广泛征集的前提下,自主确定班规、班歌、班级誓词、班级口号、班级励志语录、班级活动计划、班级阅读书目,自主设计班旗、班徽,并将其统一制作后科学悬挂在教室的合适位置。学生目之所及,这些来自学生心灵深处的智慧之光,无不散发出无尽的温馨与暖意。

二是组建学生互助小组。学生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储备、心理素质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小组建设的科学性不容忽视。新学年伊始,各班根据学生成绩、性格、爱好、性别等不同情况和学生的个人意愿,由班主任协调组成6-9人的“互助小组”,小组内部又根据A、B、C不同的标准和层次建成“组中组”。这个人性化的互助小组既是生活小组,也是学习小组、兴趣小组、竞赛小组,它是一个相互配合、互补竞争、快乐发展、共同提高的温馨小团队。

创设课堂生态文化,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一所普通的农村高级中学,随着生源质量的越来越差,最让教师们揪心的是课堂过于安静,一片沉寂。我们急需要一种既不降低传统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又能让学生获得更多能力培养的课堂,需要一种能够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享受学习乐趣的课堂,一种师生不再苦涩和痛苦煎熬,而是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

2010年,当学校派出的考察团到山东杜郎口参观考察回来之后,学校便铁定了实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决心,在短暂的宣传发动和简要地推介经验之后,便全面提出了“强力推行,整体推进,举全校之力,打造621高效生态课堂模式”的口号。所谓“621”课堂模式,即将一堂课的时间分为9等分,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时间为6分,教师课后归纳时间为2分,教师课前导入为1分。也就是说,课堂上学生活动时间为30分钟,课后教师归纳时间为10分钟,课前教师导入为5分钟。 这种课堂模式,强调课堂教学中突出“人”字,经营“心”字,融入“情”字,并落实好五个课堂维度:一是“实”,要全面落实学生思考,让每一位学生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二是“广”,学生在主体参与面上要有广度,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参与搜集处理信息,主动参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三是“活”,课堂教学机制要灵活,在教材使用、内容呈现、方法运用、环节把握、时间分配、教学评价等机制方面,要时时体现教学的灵活性、创新性。而且课堂上要突出“三动”,学生要身动、心动、神动。四是“和”,课堂环境要体现在公平性、互动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给学生创设宽松和友好的学习环境,能让学生畅所欲言。五是“真”,教学要真实、真情、真诚。老师要以真诚的教学态度,用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并真正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这样,在人人参与、积极展示、思维激活、潜能释放的合作探究中,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趣堂、思堂、乐堂,从而达到“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二、关注学生行为养成,为学生植入终身受用的快乐因子

教育的终极价值,就是对人生命的成全,它应成为教育的根本指向。校园不仅要成为生命生长最快的地方,还应为生命的发展保持永续的发展动力,必须使受教育者“灵魂上路”,真正让他们成为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的人。

以活动课为载体,促成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缔造奇迹的美国“疯狂教师”罗恩·克拉克说:“恰当的行为举止和礼仪修养,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怎样才能凝聚学生个性成长的最大合力,养成他们恰当的行为举止呢?学校多年的育人经验,积累了科学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摸索出了一套以活动课为载体,以“人本”为核心的序列化活动课程体系。形成了入校课程、班会课程、升旗仪式课程、励志教育课程、礼仪法规课程、传统节日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等七大活动课程。之所以称为“课程”,我们力避教育的短期效应,注重教育的长期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据日本学者石浦章研究发现:要想改变一个人固有的习惯,必须改变他的脑部结构,至少每个月要重复一次改变的努力才行。因此学校力图通过反复而有序的活动训练,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2003年开始,学校开始开设入学军训课。旨在以军训为载体,将学生的队列训练与学校规章制度训练、文明礼仪训练、寝室军营化训练、仪容仪表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完成新生入校前的日常行为规范的系列化训练过程。

再如班会课程。学校规定,班会课程必须分年级以课的形式安排在课表上,每周一节,年级组统一组织。要求班主任要每课必备,做到有计划,有方案,严禁“泥巴萝卜,吃一截揩一截”。班会课程分为主题班会和周工作小结两大内容,主题班会由学生主持,在学校规定的主题下,可创造性开展专题活动。周工作小结由班主任主持,重点对全班一周的学习、生活、纪律、卫生等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少讲成绩,多提问题,对突出问题,要及时提出改进的方法。学校对每周班会进行按时督查,期末组织量化评比。

又如礼仪法规课程。从学生着装、发型、饰物、运动行走、课堂坐立、寝室卫生、食堂饮食等方面,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进行严格训练,鼓励学生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并通过励志格言、顺口溜等形式时时警醒提示学生。如“随手丢垃圾就是丢掉了自己的形象,随地吐痰就是吐掉了自己的尊严,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就是失去了自己的人格。”“向垃圾弯腰的人,一旦挺起来,将顶天立地……”

 “衣冠整,面孔洁。指甲清,头发净。日刷牙,月理头。勤洗澡,常换衣。按时睡,准点起。喜锻炼,强体魄。睡如弓,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饭吃饱,不挑食。拒烟酒,少零食……惜时阴,学在勤。行成思,毁在随。慎独处,莫轻为。男君子,女淑女。……”这是学生处结合经典传统文化学习,就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仿《弟子规》编写了一段顺口溜,已将其制成多块匾牌悬挂在教室和寝室的显眼处。

这些不慕虚华,注重细节,贴近生活的课程,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

实行配餐制,养成学生良好的节俭品质。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是学校最大的心愿。学校实行一卡制以来,方便了学生在食堂、商店、小卖部、水果店购买东西,却养成了学生乱吃零食、乱花钱、不节约、不节俭的坏习气。据有的家长反映,学生在校一月花费上千元,这严重助长了学生奢侈浪费的恶劣风气。

古人云:“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众。”为了改变学生这种乱花钱不节俭的习惯,从2012年上学期起,学校改变了学生的开餐形式,全校实行统一的配餐制。即按照每生每餐4.5元的标准,实行学校统一配餐。就餐时由学校统一提供碗筷,尽量减少学生就餐的麻烦。为了养成学生良好的就餐习惯,学校在学生中倡导“文明光盘”行动,要求学生就餐文明排队,不漏撒饭菜,吃光每碗饭菜。学校还在三餐饭时派行政人员随时跟踪督查,并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量化评比,从而让学生养成文明就餐,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

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给学生一个强健的体魄。一个快乐的个体应该是生命旺盛,精神高贵,智慧卓越,情感丰富的人。学校一切教育活动的开展,都不能以妨害学生健康为前提和代价。学校在体育上不刻意追求运动场上的第一,而是想办法引起更多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课间操是一种传统的健身方法,但很多学生“出工不出力”,起不到应有的锻练效果。从2007年起,学校改早操为打“三十六式太极拳”,改课间操为2000米的“课间跑”。这样让懒惰的学生无法懒惰,让热爱锻练的学生更有激情。学校还通过成立学校、年级、班级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队,田径队,武术队,体操队,象棋、围棋俱乐部等群体性组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运动中去,力争做到“日日有活动,周周有竞赛”,让每一位学生在运动中享受生命拔节的快乐与幸福。

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一种自我修养的习惯。读书能最好地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有人说:“学校是用一堵厚实的围墙,从挤满铜臭的空间圈出一片弥漫书香的圣洁之地。”在当今物质化的社会里,学校要时时注重让学生去接受美与高尚情感的濡染。艺术和文学不但直接给予学生充满想象力的视野,而且由它所焕发出来的审美情感,使学生对人生价值具有生动的理解。为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学校大力营造快乐阅读的良好环境。学校以年级为整体,每周统一安排一节自我阅读课,由语文老师下班辅导阅读。而且学校图书馆定时向学生开放,随时满足学生的借书要求。

在提倡“齐贤阅读”的同时,鼓励学生开展“兴趣阅读”。学校规定每个班级必须建立起班级图书角,并要求学生从进校的那天起,身边要有“四个一”:即一本《新华大字典》,一本《成语大词典》,一本摘抄本,一本文学类期刊。围绕读书,学校还以年级为单位,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读书竞赛活动。如成语默写知识竞赛、名句默写知识竞赛、散文朗诵大赛、推荐一本好书活动、读后感随笔评选活动、优秀摘抄展览,节日征文活动。 这样的兴趣阅读,能让学生在快乐中明白事理,在快乐中增长智慧,在快乐中树立理想。一个喜欢读书人,他一定会在书本里找到自我的平衡、包容和克服艰难的勇气和智慧。

三、创新艺术特色教育,搭建学生释放快乐的生命舞台

“全美杰出教师”、在“56号教室”里创下全美教育奇迹的雷夫·艾斯奎斯,在谈到尊重孩子艺术天赋时说:“有的孩子在数学上不是很擅长,但在艺术方面,上帝是公平的,每一个学生在艺术的某些方面都有自己闪光的地方。”就教育而言,学生既有好奇、探究、吸收、充实自我的本能需求,也有表达、展现、交流、证实自我的本能需求。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因此学校始终贯彻“合脚的教育”理念,把“给你一个平台,还我一个亮点;给你一个舞台,还我一片精彩”作为学校艺术特色教育的落脚点。

因材施教,挖掘学生潜能。唐朝宰相张九龄有一首诗写道:“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花有花的季节,人有有的潜能。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学校创造性地实施了课程整合教学。将原有的音乐、美术、体育三大类艺术课程,整合为艺术与情感、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社会、艺术与科技四大类,向下分为十六小类课程供学生选择。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新课程改革教学的目标,组建起了导师制的兴趣小组或艺术社团。如合唱团、吉它团、星光文学社团、英语话剧表演团、舞蹈队、器乐队、武术队、篮球队、排球队、西洋乐队等。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艺术活动。如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艺术节、田径运动会、美术书法作品展、校园歌手大赛、演讲比赛、元旦文艺汇演,班级二胡演奏比赛、篮排球联赛、武术表演比赛、太极拳表演赛、歌咏比赛、英语口语会话比赛、科技小发明创新大赛等。组织艺术尖子参加省、市、县各种才艺技能比拼大赛。十年来,我校合唱队、舞蹈队代表学校参加澧县中小学幼儿园艺术节文艺汇演均夺得一奖。体育代表队在县运会上均取得高中组前三名的好成绩。近三年来,在一年一度的省市学生“三独”比赛中,我校学生获省、市一等奖5人,二等奖8人,三等奖15人。在一年一度的省市美术书法作品创新大赛中,我校学生获省市一等奖15人,二等奖23人,三等奖42人。

适时组建艺术特长班,为学生艺术人生奠基。为了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学生享受成才的快乐,让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下最大限度地享受成功人生。根据国家高考选拔艺术人才的标准和要求,从2003年起,学校以联合办学的形式,成建制组建了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艺术特长班。每年大约有三分之一的高三毕业生,通过走特长生高考之路考入了理想的大学,圆了他们的艺术人生之梦。学校艺术教育现已形成了独有的特色,在全省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近三年,慕名而来参观考察学校艺术教育的省内兄弟学校在30所以上。

征程漫漫,但眺望教育理想的高地,我们始终怀着寻找精神家园的梦想和执着,一往无前,且吟且行,使一路同行的每一个生命快乐成长。“文化立校,做真教育;以生为本,做活教育”,这将是我们矢志不渝的终身追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