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有旧站栏目
刘立静: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发布时间:2013-11-26 16:38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 浏览次数:


◇西洞庭管理区中心幼儿园   刘立静


【内容摘要】我国着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的、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各项研究表明:游戏是促进幼儿智力、社会性、情感等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发展能够得到更快地发展。因此,幼儿园活动中给幼儿充分的游戏时间、场所,自由地选择喜欢的游戏以及游戏后的恰当的评价,是幼儿体验游戏生活,快乐成长的关键。

【关键词】游戏 环境 自主选择 游戏评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我们与幼儿共同创造游戏环境,把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吸引幼儿主动、自愿、愉快、自由地参与游戏,充分体现“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全面、自主发展,并能健康地成长。

一、创设游戏环境,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心理学家怀特说:“在促进幼儿早期教育方面,最有效的做法是创设良好的环境”,而良好的环境应能满足幼儿自主、自由活动的需要,让其有动手、动口、动脑和自由交往的机会。因此,在幼儿的自主性游戏中,应把环境创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尽力为幼儿创设富于变化、利于互动、便于交往、乐于体验的环境,让每个幼儿能在自由自主的环境中得到全面发展。

(一)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创设环境。

环境的创设要与幼儿的发展相适应,适合幼儿的兴趣、能力与学习方式,有利于幼儿融入环境自由自主地活动。因此,我们必须为幼儿创造一个支持、鼓励并与环境互动的物质环境,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自由地与所在环境进行充分的接触与环境产生互动。幼儿生性好奇、好问,并敢于探索,幼儿期是酝酿、萌发、保护创造力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应该深入幼儿,通过观察、倾听和询问了解幼儿的内心想法,根据他们的兴趣与需求,提供丰富多变的环境,引导幼儿积极主动而有效地学习。

“多好玩” 主题活动中有许多关于玩具的活动,于是天生喜欢玩具的幼儿对玩具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每天谈论的话题就是玩具,他们还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来。意识到这个话题的教育价值,于是我与幼儿商量着开展了“玩具吧”的游戏,给孩子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在这个游戏中,幼儿不仅可以自由地玩玩具,还共同设计、创造游戏的环境。大家从开始的收集玩具,把玩具按种类的不同分别放置在不同的玩具柜上,以及玩具摆放的方式,到后来的推选“玩具吧”负责人,如何在“玩具吧”中玩玩具,制定游戏的规则,等等。整个过程,幼儿都积极参与,让幼儿从单纯的游戏者,变成了游戏环境的设计者、创造者、参与者,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意识到自己是这个游戏环境的主人。因此,幼儿对这个游戏的兴趣逐渐增加,游戏中幼儿以玩具为媒介与同伴自主地交往,并自由地与玩具发生互动,并能遵守共同制定的游戏规则,知道爱护玩具,会比较自觉地整理玩具,使游戏一直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可见,根据幼儿的兴趣设计游戏、创设游戏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更丰富的兴趣,幼儿的责任感、任务意识、交往能力、以及遇到问题解决困难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理发店”游戏是幼儿喜欢的,它更是幼儿的从兴趣点而产生的游戏。活动“多彩的的发型”后,幼儿对发型的兴趣空前高涨,他们之间每天谈论各种发型的话题,如:自己看到的各种发型、参加喜宴后看到的发型,有的幼儿还把电脑里的图片带来,与同伴交流。于是,我们的“理发店”就产生了,他们与家长共同精选各类发型图片,使发型的种类更加丰富,还收集了各种不同年龄、不同颜色、不同造型的图片,把与教师共同制作的“百变发型”装饰在周围,让“理发店”的环境更加丰富、真实。看着这么多漂亮的材料,幼儿游戏的兴趣如潮水般涌出来。 游戏过程中,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用各种材料做发型,然后进行理发活动,甚至还能在理发店区尝试各种造型,并与同伴交流自己尝试的发型,如发型的颜色、形状、长短等。“理发店”的负责人还很认真地告诫“顾客”不能经常染色,烫发这样对身体不好,要保护自己的健康。“理发店”游戏的区域虽然比较小,但是幼儿每次都玩得不亦乐乎。

在此类游戏活动中,幼儿自主创设环境、自主选择材料、自主游戏、与同伴自由自主地交往、发展,学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操作、摆弄,幼儿自主发展。

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识结构的。在游戏中,材料是幼儿操作活动的灵魂,给幼儿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的、多样化的、且有利于幼儿自主摆弄、探索、表达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得到相对自主的发展。

1、收集材料,环境创设的主人是孩子。

材料是幼儿游戏的重要支柱,它不仅丰富了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还可以激发幼儿游戏的动机和构思,引起幼儿游戏的联想和行动。因此,游戏材料的收集成为进行游戏的物质前提。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生活废旧用品,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能成为幼儿游戏的材料。因此,我们发动每个孩子和家长进入收集可以利用的废旧材料的行列中。对于幼儿来说,收集废旧材料是一项有趣的工作,因为这些材料利于幼儿的自主收集,尤其是废旧材料在生活中唾手可得,很容易收集到。如:物品外包装,有牙膏盒、可乐瓶、牛奶罐等;生活中的用品,有毛线、纽扣、旧电话;过时的装饰物、挂历;所有这些材料在幼儿的不同游戏中都有其不同的利用价值,而且幼儿在收集的过程中有比较自由的选择权,在操作的过程中,有自主的使用权。并且通过这些游戏材料的本质特性和多样多变的特征,能使幼儿触类旁通,发生各种操作、探索行为,如把饼干桶当作蛋糕来过生日、把包装盒作为买菜的篮子等,使游戏内容更为丰富。同时由于游戏材料来源于幼儿自身,游戏的时候,幼儿会对材料产生自豪感和爱护材料的情感,增强了对游戏的情感和游戏的规则意识。

2、丰富材料,提升幼儿的游戏兴趣。

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引起他们主动地去尝试、去操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幼儿需要的游戏材料应该随时根据游戏的发展和幼儿的兴趣进行调整,幼儿游戏的兴趣和自主性才能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如在娃娃家游戏中,我们开始只提供了简单的操作材料,如餐具、小篮子等简单的材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对这些材料逐渐失去兴趣,因为单调的材料使幼儿每天只能做同样的事情,让幼儿操作显得非常机械。没有更多的游戏情节,幼儿就得不到更多的发展,于是结合实际生活情况,我们又提供了抹布、扫帚、簸箕、图书、梳子、牙刷等材料。游戏一开始,幼儿就发现了这些新材料,于是出现了打扫卫生、给娃娃讲故事、给娃娃梳头、给娃娃穿衣服等新内容,幼儿游戏的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游戏更加富有激情。在这个游戏中,我们在留下原有的材料,让幼儿带着新的想法使用旧材料,促使他们持续地发现、探索、游戏的基础上,及时地提供新的更复杂的玩具和材料,以丰富幼儿的游戏情节和内容,并鼓励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幼儿更好地参与游戏,获得社会情感和认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游戏选择自主,促进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我国着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往常孩子们在幼儿园时,游戏常常由我们老师来精心安排,孩子则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动的机械的听从调动,在我们看来,似乎是在组织游戏活动,而在孩子们的心里,却只是在完成我们布置的任务,并不觉得是在进行游戏活动。让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在游戏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玩什么,怎样玩,玩多久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放开手,给予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 

(一)“今天玩什么”——自己决定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地进行的活动,所以要经常问孩子们:今天你们想玩什么游戏?孩子们会争先恐后地:“猫抓老鼠”、“丢手绢”、“捉迷藏”……这么一问,孩子们就会觉得:游戏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可以选择玩自己喜欢的游戏。他们选择的游戏,可能是一些无太多乐趣的游戏,也可能是一些已经玩了又玩的游戏,但却是他们所钟爱的。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去满足他们游戏中学习的欲望。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选择后,他们才会玩得尽兴,学得开心,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怎样玩,如何玩”——自己选择游戏都有规则,但却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可以在孩子选择了“今天玩什么”后,再来问问:你们想怎样来玩这个游戏?此时,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规则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则是不合理的。当一个游戏提出多种玩法时,我们可以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就会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这样玩是最好的,这样玩也是可以的”。例如:玩游戏《看看谁跳得好》时,幼儿提出了很多种跳的方法“双脚跳、单脚跳、跨跳、前进跳、后退跳……”通过实践,孩子们发现:“双脚跳跳得快”、“单脚跳容易摔倒”、“后退跳找不着方向”当孩子提出的规则要求没办法完成或是很难完成时,我们也要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又会得出另一个结论——“这样玩是不行的!”。例如:在玩体育游戏《切西瓜》前,有的孩子提出:除了可以顺时针切西瓜,这样逆时针可以吗?一个字切一次可以吗?孩子们通过自己亲身的实践,发现这种玩法也可行!实践证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自由地选择了行为方式,才能真实的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他们的发展水平,毫无拘束的表露他们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他们头脑中所想到的一切,并能不断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我来做××”,角色自己定位在游戏中,选择扮演的角色身份是游戏的主要部分。如幼儿角色游戏:《开超市》,有人当顾客,有人当收银员;体育游戏《老鹰捉小鸡》,有人当老鹰,有人当小鸡;音乐游戏《猫和老鼠》,有人当猫,有人当老鼠;幼儿竞赛性的游戏中也有角色,如练习钻、爬、跑等动作的竞赛,往往也是由幼儿扮演某种角色:如小老虎钻山洞,小司机开车……平时在玩游戏过程中,我们老师会根据幼儿各自特点、和幼儿自身的条件来分配角色,经常会安排能力强的孩子来表演收银员、老鹰、鸡妈妈、小熊等等,安排能力差的孩子表演顾客、小鸡等,而不会给孩子自己选择角色的机会。这往往忽略了有些孩子的表演欲望,抑制了这些孩子表演能力的发展,作为我们老师就应该给予他们自由选择角色的机会,激发他们主动而大胆地去表演。也可让他们通过多次选择不同的角色表演,去试一试,去比一比,挖掘自身优势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角色。由于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担当了角色,把自己当作别人来意识。这时,他即是“别人”,又是自己,他在自己和别人对比中,也就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我评价的能力。

四)“什么时候玩,玩多久”——自己掌控自己选择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幼儿也最喜欢,最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所以孩子们常常玩了还想玩,总也玩不够。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在游戏前先问问:“你们愿意什么时候再玩这个游戏?你们还想玩多久?”让他们自己选择合适的时间来继续玩。例如:和孩子们玩《躲猫猫》的游戏,由于在躲躲藏藏中获得了乐趣,玩过之后还想继续玩。这时,我就提出:“这个游戏很好玩。你们还想什么时候再玩?”孩子们说:“我们想明天再玩一次。”第二天,我遵守约定和孩子们再玩了一次,这次他们表现得比上次还积极,游戏气氛比前次还要浓。玩过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要求重玩。实践表明,只要你遵守了,孩子就会遵守,这也从客观上加强了孩子的时间观和责任感。 

 撒开手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的去选择游戏的方式方法、规则要求、角色材料,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游戏过程中,教师做到“放”、“导”结合,会让幼儿更深地体会“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从而也会体现出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的真谛。

三、评价游戏化,人人参与是关键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而幼儿园又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因此,有效的游戏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以往的游戏活动中,在评价这一环上,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很保守,趋向于一种模式化的“套路”:大部分都由教师充当评价的主角,幼儿只是被动地应答或静静地坐着听,评价游戏中幼儿是否能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是否能坚持到底,是否能有效地使用材料,是否能与他人合作等。这种评价不能体现《纲要》中“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主要依据”的精神。为此,我们以快乐为宗旨,人人参与评价,通过合理的激励方式,最大程度地满足孩子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他们真正体验成功的快乐,让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一)作品展览会

自我解说区角游戏活动之后,孩子们会产生许多的得意之作,作品五花八门,种类繁多,虽然有些作品很“粗糙”“简单”,有的甚至“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不值得一看。展出来也是“乱七八糟”,其实不论在大人眼里是多么“不象”,多么简单的东西,都无不凝聚着孩子们的智慧和“心血”,而且每一件小小的作品,孩子都能讲出一个精彩的故事,因此我们将孩子们的作品放在特定的展示欣赏区,并请这些作品的制作者进行讲解。在玩泥游戏后只见刘哲小朋友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我们左看右看不知道是什么”的泥疙瘩,迫不及待地放上了交流台,并兴致勃勃跟小伙伴讲开了:“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做的是什么吗?告诉你吧,这上面高高的是两座山,一座大,一座小,中间还有一条瀑布流下来,下面的是我和哥哥在那里看瀑布……”听着他滔滔不绝的话语,再看看他脸上始终洋溢着的幸福与满足的笑容,我想,这是其他一切言语评价所无法实现的。采用这样的评价方法,面向全体幼儿,即使能力弱的幼儿也有了展示作品的舞台,他们一有空就自发

地去看作品、评作品、介绍作品,以此激起了

幼儿再游戏的极大热情。

(二)游戏评价

自己展示的舞台在“多彩的服装厂”游戏中,通过老师指点后,小朋友想办法用各种废旧物品,制作了许多非常有创意的服装;有树叶做的印第安人装,桌布做的公主裙,塑料线扎线做的超短裙,光盘做的礼服,孩子们把它穿在身上,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在强烈的自豪感的作用下,时装表演开始了,孩子们的一个微笑,一个亮相,一个转身,都显得那样的沉着自信,更有一些孩子在大胆地与你对视,在她的眼神中,我们能读到的是“你看我行不行?”“我的服装美不美?”……由此可见,这种评价方法,不仅最大程度地通过孩子的自我表现、自我展示来达到自我激励的目的,而且还把一些潜在的游戏资源充分挖掘出来了。总之,在快乐的基础上,遵循人人能参与评价的原则,体验游戏乐趣,在游戏中自主学习,快乐成长!

游戏是作为幼儿教育区别于小学教育的一种特有的教育手段,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游戏对幼儿智力、社会性、情感等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最为幼儿喜爱,最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因此,游戏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摸索,不断总结经验,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乐中成长!


当前位置: 首页 > 原有旧站栏目 > 学校管理

刘立静: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发布时间:2013-11-26 16:38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 浏览次数:


◇西洞庭管理区中心幼儿园   刘立静


【内容摘要】我国着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能让幼儿获得快乐的、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不同寻常的一种行为,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各项研究表明:游戏是促进幼儿智力、社会性、情感等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儿童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发展能够得到更快地发展。因此,幼儿园活动中给幼儿充分的游戏时间、场所,自由地选择喜欢的游戏以及游戏后的恰当的评价,是幼儿体验游戏生活,快乐成长的关键。

【关键词】游戏 环境 自主选择 游戏评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我们与幼儿共同创造游戏环境,把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吸引幼儿主动、自愿、愉快、自由地参与游戏,充分体现“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全面、自主发展,并能健康地成长。

一、创设游戏环境,促进幼儿自主发展

心理学家怀特说:“在促进幼儿早期教育方面,最有效的做法是创设良好的环境”,而良好的环境应能满足幼儿自主、自由活动的需要,让其有动手、动口、动脑和自由交往的机会。因此,在幼儿的自主性游戏中,应把环境创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尽力为幼儿创设富于变化、利于互动、便于交往、乐于体验的环境,让每个幼儿能在自由自主的环境中得到全面发展。

(一)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创设环境。

环境的创设要与幼儿的发展相适应,适合幼儿的兴趣、能力与学习方式,有利于幼儿融入环境自由自主地活动。因此,我们必须为幼儿创造一个支持、鼓励并与环境互动的物质环境,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自由地与所在环境进行充分的接触与环境产生互动。幼儿生性好奇、好问,并敢于探索,幼儿期是酝酿、萌发、保护创造力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应该深入幼儿,通过观察、倾听和询问了解幼儿的内心想法,根据他们的兴趣与需求,提供丰富多变的环境,引导幼儿积极主动而有效地学习。

“多好玩” 主题活动中有许多关于玩具的活动,于是天生喜欢玩具的幼儿对玩具产生了更为浓厚的兴趣,每天谈论的话题就是玩具,他们还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来。意识到这个话题的教育价值,于是我与幼儿商量着开展了“玩具吧”的游戏,给孩子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在这个游戏中,幼儿不仅可以自由地玩玩具,还共同设计、创造游戏的环境。大家从开始的收集玩具,把玩具按种类的不同分别放置在不同的玩具柜上,以及玩具摆放的方式,到后来的推选“玩具吧”负责人,如何在“玩具吧”中玩玩具,制定游戏的规则,等等。整个过程,幼儿都积极参与,让幼儿从单纯的游戏者,变成了游戏环境的设计者、创造者、参与者,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意识到自己是这个游戏环境的主人。因此,幼儿对这个游戏的兴趣逐渐增加,游戏中幼儿以玩具为媒介与同伴自主地交往,并自由地与玩具发生互动,并能遵守共同制定的游戏规则,知道爱护玩具,会比较自觉地整理玩具,使游戏一直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可见,根据幼儿的兴趣设计游戏、创设游戏环境,不仅能激发幼儿更丰富的兴趣,幼儿的责任感、任务意识、交往能力、以及遇到问题解决困难的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理发店”游戏是幼儿喜欢的,它更是幼儿的从兴趣点而产生的游戏。活动“多彩的的发型”后,幼儿对发型的兴趣空前高涨,他们之间每天谈论各种发型的话题,如:自己看到的各种发型、参加喜宴后看到的发型,有的幼儿还把电脑里的图片带来,与同伴交流。于是,我们的“理发店”就产生了,他们与家长共同精选各类发型图片,使发型的种类更加丰富,还收集了各种不同年龄、不同颜色、不同造型的图片,把与教师共同制作的“百变发型”装饰在周围,让“理发店”的环境更加丰富、真实。看着这么多漂亮的材料,幼儿游戏的兴趣如潮水般涌出来。 游戏过程中,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用各种材料做发型,然后进行理发活动,甚至还能在理发店区尝试各种造型,并与同伴交流自己尝试的发型,如发型的颜色、形状、长短等。“理发店”的负责人还很认真地告诫“顾客”不能经常染色,烫发这样对身体不好,要保护自己的健康。“理发店”游戏的区域虽然比较小,但是幼儿每次都玩得不亦乐乎。

在此类游戏活动中,幼儿自主创设环境、自主选择材料、自主游戏、与同伴自由自主地交往、发展,学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操作、摆弄,幼儿自主发展。

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识结构的。在游戏中,材料是幼儿操作活动的灵魂,给幼儿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的、多样化的、且有利于幼儿自主摆弄、探索、表达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得到相对自主的发展。

1、收集材料,环境创设的主人是孩子。

材料是幼儿游戏的重要支柱,它不仅丰富了幼儿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还可以激发幼儿游戏的动机和构思,引起幼儿游戏的联想和行动。因此,游戏材料的收集成为进行游戏的物质前提。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生活废旧用品,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能成为幼儿游戏的材料。因此,我们发动每个孩子和家长进入收集可以利用的废旧材料的行列中。对于幼儿来说,收集废旧材料是一项有趣的工作,因为这些材料利于幼儿的自主收集,尤其是废旧材料在生活中唾手可得,很容易收集到。如:物品外包装,有牙膏盒、可乐瓶、牛奶罐等;生活中的用品,有毛线、纽扣、旧电话;过时的装饰物、挂历;所有这些材料在幼儿的不同游戏中都有其不同的利用价值,而且幼儿在收集的过程中有比较自由的选择权,在操作的过程中,有自主的使用权。并且通过这些游戏材料的本质特性和多样多变的特征,能使幼儿触类旁通,发生各种操作、探索行为,如把饼干桶当作蛋糕来过生日、把包装盒作为买菜的篮子等,使游戏内容更为丰富。同时由于游戏材料来源于幼儿自身,游戏的时候,幼儿会对材料产生自豪感和爱护材料的情感,增强了对游戏的情感和游戏的规则意识。

2、丰富材料,提升幼儿的游戏兴趣。

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引起他们主动地去尝试、去操作,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幼儿需要的游戏材料应该随时根据游戏的发展和幼儿的兴趣进行调整,幼儿游戏的兴趣和自主性才能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如在娃娃家游戏中,我们开始只提供了简单的操作材料,如餐具、小篮子等简单的材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对这些材料逐渐失去兴趣,因为单调的材料使幼儿每天只能做同样的事情,让幼儿操作显得非常机械。没有更多的游戏情节,幼儿就得不到更多的发展,于是结合实际生活情况,我们又提供了抹布、扫帚、簸箕、图书、梳子、牙刷等材料。游戏一开始,幼儿就发现了这些新材料,于是出现了打扫卫生、给娃娃讲故事、给娃娃梳头、给娃娃穿衣服等新内容,幼儿游戏的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游戏更加富有激情。在这个游戏中,我们在留下原有的材料,让幼儿带着新的想法使用旧材料,促使他们持续地发现、探索、游戏的基础上,及时地提供新的更复杂的玩具和材料,以丰富幼儿的游戏情节和内容,并鼓励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幼儿更好地参与游戏,获得社会情感和认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游戏选择自主,促进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我国着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孩子们就是在游戏中、在玩中一天天长大和进步的。往常孩子们在幼儿园时,游戏常常由我们老师来精心安排,孩子则只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被动的机械的听从调动,在我们看来,似乎是在组织游戏活动,而在孩子们的心里,却只是在完成我们布置的任务,并不觉得是在进行游戏活动。让游戏真正成为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在游戏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玩什么,怎样玩,玩多久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放开手,给予他们自由发挥潜能的机会。 

(一)“今天玩什么”——自己决定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地进行的活动,所以要经常问孩子们:今天你们想玩什么游戏?孩子们会争先恐后地:“猫抓老鼠”、“丢手绢”、“捉迷藏”……这么一问,孩子们就会觉得:游戏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可以选择玩自己喜欢的游戏。他们选择的游戏,可能是一些无太多乐趣的游戏,也可能是一些已经玩了又玩的游戏,但却是他们所钟爱的。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去满足他们游戏中学习的欲望。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选择后,他们才会玩得尽兴,学得开心,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怎样玩,如何玩”——自己选择游戏都有规则,但却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可以在孩子选择了“今天玩什么”后,再来问问:你们想怎样来玩这个游戏?此时,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规则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则是不合理的。当一个游戏提出多种玩法时,我们可以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就会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这样玩是最好的,这样玩也是可以的”。例如:玩游戏《看看谁跳得好》时,幼儿提出了很多种跳的方法“双脚跳、单脚跳、跨跳、前进跳、后退跳……”通过实践,孩子们发现:“双脚跳跳得快”、“单脚跳容易摔倒”、“后退跳找不着方向”当孩子提出的规则要求没办法完成或是很难完成时,我们也要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又会得出另一个结论——“这样玩是不行的!”。例如:在玩体育游戏《切西瓜》前,有的孩子提出:除了可以顺时针切西瓜,这样逆时针可以吗?一个字切一次可以吗?孩子们通过自己亲身的实践,发现这种玩法也可行!实践证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自由地选择了行为方式,才能真实的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他们的发展水平,毫无拘束的表露他们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他们头脑中所想到的一切,并能不断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我来做××”,角色自己定位在游戏中,选择扮演的角色身份是游戏的主要部分。如幼儿角色游戏:《开超市》,有人当顾客,有人当收银员;体育游戏《老鹰捉小鸡》,有人当老鹰,有人当小鸡;音乐游戏《猫和老鼠》,有人当猫,有人当老鼠;幼儿竞赛性的游戏中也有角色,如练习钻、爬、跑等动作的竞赛,往往也是由幼儿扮演某种角色:如小老虎钻山洞,小司机开车……平时在玩游戏过程中,我们老师会根据幼儿各自特点、和幼儿自身的条件来分配角色,经常会安排能力强的孩子来表演收银员、老鹰、鸡妈妈、小熊等等,安排能力差的孩子表演顾客、小鸡等,而不会给孩子自己选择角色的机会。这往往忽略了有些孩子的表演欲望,抑制了这些孩子表演能力的发展,作为我们老师就应该给予他们自由选择角色的机会,激发他们主动而大胆地去表演。也可让他们通过多次选择不同的角色表演,去试一试,去比一比,挖掘自身优势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角色。由于孩子在游戏过程中,担当了角色,把自己当作别人来意识。这时,他即是“别人”,又是自己,他在自己和别人对比中,也就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我评价的能力。

四)“什么时候玩,玩多久”——自己掌控自己选择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幼儿也最喜欢,最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所以孩子们常常玩了还想玩,总也玩不够。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在游戏前先问问:“你们愿意什么时候再玩这个游戏?你们还想玩多久?”让他们自己选择合适的时间来继续玩。例如:和孩子们玩《躲猫猫》的游戏,由于在躲躲藏藏中获得了乐趣,玩过之后还想继续玩。这时,我就提出:“这个游戏很好玩。你们还想什么时候再玩?”孩子们说:“我们想明天再玩一次。”第二天,我遵守约定和孩子们再玩了一次,这次他们表现得比上次还积极,游戏气氛比前次还要浓。玩过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要求重玩。实践表明,只要你遵守了,孩子就会遵守,这也从客观上加强了孩子的时间观和责任感。 

 撒开手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的去选择游戏的方式方法、规则要求、角色材料,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游戏过程中,教师做到“放”、“导”结合,会让幼儿更深地体会“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从而也会体现出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的真谛。

三、评价游戏化,人人参与是关键

《幼儿园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而幼儿园又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因此,有效的游戏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以往的游戏活动中,在评价这一环上,评价的内容和方式很保守,趋向于一种模式化的“套路”:大部分都由教师充当评价的主角,幼儿只是被动地应答或静静地坐着听,评价游戏中幼儿是否能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是否能坚持到底,是否能有效地使用材料,是否能与他人合作等。这种评价不能体现《纲要》中“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主要依据”的精神。为此,我们以快乐为宗旨,人人参与评价,通过合理的激励方式,最大程度地满足孩子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他们真正体验成功的快乐,让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一)作品展览会

自我解说区角游戏活动之后,孩子们会产生许多的得意之作,作品五花八门,种类繁多,虽然有些作品很“粗糙”“简单”,有的甚至“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不值得一看。展出来也是“乱七八糟”,其实不论在大人眼里是多么“不象”,多么简单的东西,都无不凝聚着孩子们的智慧和“心血”,而且每一件小小的作品,孩子都能讲出一个精彩的故事,因此我们将孩子们的作品放在特定的展示欣赏区,并请这些作品的制作者进行讲解。在玩泥游戏后只见刘哲小朋友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我们左看右看不知道是什么”的泥疙瘩,迫不及待地放上了交流台,并兴致勃勃跟小伙伴讲开了:“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做的是什么吗?告诉你吧,这上面高高的是两座山,一座大,一座小,中间还有一条瀑布流下来,下面的是我和哥哥在那里看瀑布……”听着他滔滔不绝的话语,再看看他脸上始终洋溢着的幸福与满足的笑容,我想,这是其他一切言语评价所无法实现的。采用这样的评价方法,面向全体幼儿,即使能力弱的幼儿也有了展示作品的舞台,他们一有空就自发

地去看作品、评作品、介绍作品,以此激起了

幼儿再游戏的极大热情。

(二)游戏评价

自己展示的舞台在“多彩的服装厂”游戏中,通过老师指点后,小朋友想办法用各种废旧物品,制作了许多非常有创意的服装;有树叶做的印第安人装,桌布做的公主裙,塑料线扎线做的超短裙,光盘做的礼服,孩子们把它穿在身上,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在强烈的自豪感的作用下,时装表演开始了,孩子们的一个微笑,一个亮相,一个转身,都显得那样的沉着自信,更有一些孩子在大胆地与你对视,在她的眼神中,我们能读到的是“你看我行不行?”“我的服装美不美?”……由此可见,这种评价方法,不仅最大程度地通过孩子的自我表现、自我展示来达到自我激励的目的,而且还把一些潜在的游戏资源充分挖掘出来了。总之,在快乐的基础上,遵循人人能参与评价的原则,体验游戏乐趣,在游戏中自主学习,快乐成长!

游戏是作为幼儿教育区别于小学教育的一种特有的教育手段,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游戏对幼儿智力、社会性、情感等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最为幼儿喜爱,最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因此,游戏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摸索,不断总结经验,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乐中成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