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建设 “创新校园”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4-03-26 09:10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 浏览次数:

 

常教通〔201451

 

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建设

创新校园”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局,西湖、西洞庭管理区教科文局,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筹)宣教局,市直学校:

现将《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建设“创新校园”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建设“创新校园”的实施方案

 

 

                                    常德市教育局  

2014320

 

 


附:

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建设“创新校园”的

实施方案

 

为巩固学校文化建设成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市教育局决定,2014年的学校文化建设在继续做好“雅致校园”、“书香校园”、“快乐校园”建设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为重点,突出抓好“创新校园”建设,力争把我市学校文化建设的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为加强建设指导,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改革创新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增强教育生机和活力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总动力,深入理解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以“创新校园”建设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新阶段,全面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全面培养创新人才,努力开创素质教育和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二、工作重点

1.创新办学体制。①积极探索办学体制多元化。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②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在适应行政体制改革要求的前提下,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要让每所学校都能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扶持薄弱学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各地可从实际出发,开展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试验,探索多种形式,提高办学水平。

2.创新育人模式。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完善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建设,落实课程计划,坚持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抓好通用技术类、综合实践类课程的开设,丰富学生的课外、校外活动。挖掘和配置学科科技创新资源。结合地方特色,利用校本资源,积极开发与中小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科技创新资源,不断丰富中小学生创新活动内容。③探索建立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优异学生培养机制和学习困难学生帮转化机制。

3.创新管理机制。①加强学校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建立科学民主、以人为本、和谐奋进的学校管理制度。探索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②修改完善学校章程2015年前全市所有学校都须制定或修订好章程,校内外的民主监督制度都要建立健全。③推进学区建设管理。提倡多校协同、资源整合,逐步建立完善学区制,学区内学校之间校长教师均衡配置,促进设施设备和运动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共享,全面提升学区内学校管理水平。创新教研方式组建区域学科教研团队,建立城乡教研共同体,积极推进网络教研。加强机关职能转变进一步强化为基层、学校服务的意识,促进机关服务规范化建设,为学校提供优质服务。

4.创新办学理念。①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要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人才培养观和政绩观,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②树立正确的治校观。充分调动校长的聪明才智,鼓励校长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充分发扬校内民主,调动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积极性;建立完善规范办学行为、教育行政问责等工作机制;充分利用人财物等资源,为社会培养满足各方面需求的人才。③树立正确的服务观。要牢固树立为教师成长、专业发展服务的观念,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展教师的视野、增强专业技能;为教职工营造宽松和谐、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充分尊重教师的个性发展,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要牢固树立为学生成长“奠基”的服务意识,尊重学生的生命特性、生活特性、发展特性、差异特性,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人。 

5.创新教学方式。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将课堂教学创新作为教育创新的主阵地,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进一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变革教学形式和方法。以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目标,不断将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向启发式、小组合作等方式转变③加强课堂教学资源建设。充分运用好信息技术平台,依靠现代化教学手段,创建资源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打好课堂教学创新攻坚战。

6.创新教育评价。①建立健全学校评价体系。要建立以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发挥好监测的诊断功能,引导学校深入推行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②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体系。要建立以教师人文素养水平、教学教研能力水平、身心发展状况、自省自励能力提高等方面为内容的,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的教师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关注自身发展、关注学生发展、关注学校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和能力水平。③建立健全学生评价体系。要建立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考查学生进步的程度和学校的努力程度,全程关注发展变化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激励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④不断完善招生改革办法。要不断深化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按照初中学业考试成绩、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等级录取学生,将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招生指标与初中办学水平评价、控辍情况等挂钩,引导和促进初中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办学水平。⑤建立健全数据信用保障体系。要严格考风考纪,把普通高中(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普通高中(初中)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改革日常考试评价制度,严格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

、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形成氛围。市教育局成立“创新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诸戈文任组长,副局长庹朝君任副组长,基教科、人事科、体卫艺科、教科院等科室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各县市区和中小学校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不断加大对“创新校园”建设的领导力度,建立责任明确、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市教育局将在常德教育信息网、《常德教育》杂志开设“创新校园”建设专栏、专题,各地各校也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体,及时报道“创新校园”建设情况,反映活动取得的成效,特别要集中组织宣传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和新鲜经验,为“创新校园”的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明确主体,目标清晰。“创新校园”建设主体在学校,工作责任在校长,突破重点在教师,成果体现在学生。要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教师学生齐参与,层层建立责任制,把促进创新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学校、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员。要鼓励争当“创新校长”,以教师的幸福成长为出发点,在学校管理、服务上下功夫,促进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技能、教研能力、敬业精神等方面的全面更新和提升;要鼓励争当“创新教师”,要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己任,在课堂教学、活动管理、倾情关爱上下功夫,致力于“平等、民主、合作、交流”的课堂建设,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性地开展教、辅、帮、导;要鼓励争当“创新学生”,让学生享受自由、身心愉悦参与到创新校园的建设中去,一直保有质疑的精神、求知的渴望和探知的激情,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要关注细节,从微小的地方开始,从当下最棘手的问题入手,从眼前最基础的事情着手,关注一点一滴,从量变到质变,达到以“微创新”完善改进工作、以“微创新”推动全面的改革和创新的效果。

3.丰富载体,增强实效。要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促进“创新校园”建设要通过开展针对性强,导向性强的活动进一步强化、巩固工作成效。要以特色课程建设、学校优秀管理制度建设、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特色学校”建设等为手段,加强创新平台建设;要以“创新课堂”开放交流、优秀校本教材评选展示、实验技能操作大赛等活动的开展加强教师创新性教育的教研教改;要以开展“走进家乡、走进常德、走进乡情”、“追寻绿色梦想”、“我的中国梦”等中小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创新性地开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要以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开展综合评价改革试点等为手段,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为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坚实保障。对于“创新校园”建设,各地各校要广泛征集意见,科学、合理地制定建设规划,要有区域内、学校内推进建设的时间进度安排。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加强“创新校园”建设调度、指导、督查力度。市教育局将建立“创新校园”督导评估制度,将选树一批建设工作典型,年底将对县市区“创新校园”建设情况进行专项考评,以确保工作实效。

4.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各地各校要把“创新校园”建设和“雅致校园”、“书香校园”、“快乐校园”等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一些关联度较大的工作可结合进行,要以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成果检验“创新校园”建设的成效。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 > 政务公开 > 行政文件

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建设 “创新校园”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4-03-26 09:10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 浏览次数:

 

常教通〔201451

 

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建设

创新校园”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局,西湖、西洞庭管理区教科文局,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桃花源旅游管理区(筹)宣教局,市直学校:

现将《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建设“创新校园”的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建设“创新校园”的实施方案

 

 

                                    常德市教育局  

2014320

 

 


附:

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建设“创新校园”的

实施方案

 

为巩固学校文化建设成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市教育局决定,2014年的学校文化建设在继续做好“雅致校园”、“书香校园”、“快乐校园”建设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为重点,突出抓好“创新校园”建设,力争把我市学校文化建设的水平提升到一个新高度。为加强建设指导,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改革创新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增强教育生机和活力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总动力,深入理解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以“创新校园”建设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新阶段,全面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全面培养创新人才,努力开创素质教育和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二、工作重点

1.创新办学体制。①积极探索办学体制多元化。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②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在适应行政体制改革要求的前提下,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要让每所学校都能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扶持薄弱学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各地可从实际出发,开展公办学校联合办学、委托管理等试验,探索多种形式,提高办学水平。

2.创新育人模式。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完善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建设,落实课程计划,坚持教育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抓好通用技术类、综合实践类课程的开设,丰富学生的课外、校外活动。挖掘和配置学科科技创新资源。结合地方特色,利用校本资源,积极开发与中小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科技创新资源,不断丰富中小学生创新活动内容。③探索建立新的教学管理制度。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优异学生培养机制和学习困难学生帮转化机制。

3.创新管理机制。①加强学校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建立科学民主、以人为本、和谐奋进的学校管理制度。探索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②修改完善学校章程2015年前全市所有学校都须制定或修订好章程,校内外的民主监督制度都要建立健全。③推进学区建设管理。提倡多校协同、资源整合,逐步建立完善学区制,学区内学校之间校长教师均衡配置,促进设施设备和运动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共享,全面提升学区内学校管理水平。创新教研方式组建区域学科教研团队,建立城乡教研共同体,积极推进网络教研。加强机关职能转变进一步强化为基层、学校服务的意识,促进机关服务规范化建设,为学校提供优质服务。

4.创新办学理念。①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要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人才培养观和政绩观,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②树立正确的治校观。充分调动校长的聪明才智,鼓励校长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充分发扬校内民主,调动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积极性;建立完善规范办学行为、教育行政问责等工作机制;充分利用人财物等资源,为社会培养满足各方面需求的人才。③树立正确的服务观。要牢固树立为教师成长、专业发展服务的观念,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不断拓展教师的视野、增强专业技能;为教职工营造宽松和谐、团结协作、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充分尊重教师的个性发展,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要牢固树立为学生成长“奠基”的服务意识,尊重学生的生命特性、生活特性、发展特性、差异特性,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和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人。 

5.创新教学方式。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将课堂教学创新作为教育创新的主阵地,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进一步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变革教学形式和方法。以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目标,不断将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向启发式、小组合作等方式转变③加强课堂教学资源建设。充分运用好信息技术平台,依靠现代化教学手段,创建资源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打好课堂教学创新攻坚战。

6.创新教育评价。①建立健全学校评价体系。要建立以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方面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发挥好监测的诊断功能,引导学校深入推行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②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体系。要建立以教师人文素养水平、教学教研能力水平、身心发展状况、自省自励能力提高等方面为内容的,校长、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评价的教师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关注自身发展、关注学生发展、关注学校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综合素养和能力水平。③建立健全学生评价体系。要建立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考查学生进步的程度和学校的努力程度,全程关注发展变化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的引导、诊断、改进、激励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④不断完善招生改革办法。要不断深化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按照初中学业考试成绩、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等级录取学生,将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招生指标与初中办学水平评价、控辍情况等挂钩,引导和促进初中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办学水平。⑤建立健全数据信用保障体系。要严格考风考纪,把普通高中(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普通高中(初中)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改革日常考试评价制度,严格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

、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形成氛围。市教育局成立“创新校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诸戈文任组长,副局长庹朝君任副组长,基教科、人事科、体卫艺科、教科院等科室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各县市区和中小学校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不断加大对“创新校园”建设的领导力度,建立责任明确、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市教育局将在常德教育信息网、《常德教育》杂志开设“创新校园”建设专栏、专题,各地各校也要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体,及时报道“创新校园”建设情况,反映活动取得的成效,特别要集中组织宣传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和新鲜经验,为“创新校园”的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明确主体,目标清晰。“创新校园”建设主体在学校,工作责任在校长,突破重点在教师,成果体现在学生。要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教师学生齐参与,层层建立责任制,把促进创新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学校、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员。要鼓励争当“创新校长”,以教师的幸福成长为出发点,在学校管理、服务上下功夫,促进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技能、教研能力、敬业精神等方面的全面更新和提升;要鼓励争当“创新教师”,要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己任,在课堂教学、活动管理、倾情关爱上下功夫,致力于“平等、民主、合作、交流”的课堂建设,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性地开展教、辅、帮、导;要鼓励争当“创新学生”,让学生享受自由、身心愉悦参与到创新校园的建设中去,一直保有质疑的精神、求知的渴望和探知的激情,从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要关注细节,从微小的地方开始,从当下最棘手的问题入手,从眼前最基础的事情着手,关注一点一滴,从量变到质变,达到以“微创新”完善改进工作、以“微创新”推动全面的改革和创新的效果。

3.丰富载体,增强实效。要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促进“创新校园”建设要通过开展针对性强,导向性强的活动进一步强化、巩固工作成效。要以特色课程建设、学校优秀管理制度建设、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特色学校”建设等为手段,加强创新平台建设;要以“创新课堂”开放交流、优秀校本教材评选展示、实验技能操作大赛等活动的开展加强教师创新性教育的教研教改;要以开展“走进家乡、走进常德、走进乡情”、“追寻绿色梦想”、“我的中国梦”等中小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创新性地开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要以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开展综合评价改革试点等为手段,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为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坚实保障。对于“创新校园”建设,各地各校要广泛征集意见,科学、合理地制定建设规划,要有区域内、学校内推进建设的时间进度安排。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加强“创新校园”建设调度、指导、督查力度。市教育局将建立“创新校园”督导评估制度,将选树一批建设工作典型,年底将对县市区“创新校园”建设情况进行专项考评,以确保工作实效。

4.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各地各校要把“创新校园”建设和“雅致校园”、“书香校园”、“快乐校园”等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一些关联度较大的工作可结合进行,要以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成果检验“创新校园”建设的成效。

 

Baidu
map